【摘要】二级资本债今年似乎不太受银行欢迎。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今年债券市场共发行了29只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金额合计1113.6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1只、2427.5亿元相比,发行只数有所上升,但发行总额却缩水逾五成。
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审批趋严、银行转向股权融资、银行业资产增速放缓及轻资本转型对通过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需求降低,是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锐减的主因。
监管审批趋严
天津滨海农商行于2013年7月25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含有减记条款的二级资本债,这是自当年1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来,银监会批准的首笔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成为我国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一个起点。
资本新规实施前,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次级债并无减记或转股条款,仅含赎回条款。新规实施后,这些次级债被认定是不合格的二级资本。根据新规,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条件之一是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该工具能立即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
不过考虑到银行已经发行了大量次级债的既定事实,资本新规设定了一个新老划断的办法:2013年1月1日之后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不再计入监管资本,但在此之前发行的此类次级债则可计入监管资本,但是要按年递减10%。
而2013年就是这些次级债递减的第一年,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新增资产带来的资本消耗,要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下降,银行也需进行相应的资本补充。于是从2013年末开始,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加速。粗略统计,2014年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发行额接近3500亿元。
深圳一家股份行战略研究人士表示,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在2014年达到发行高峰,原因就是资本新规出台后各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所以发行量较大。
而对于今年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锐减,该研究人士则表示,“风险毕竟都在银行体系里,所以今年批得比较严”。另外一位外资行战略研究人士对此也表示认同,“这是一种形式上对各行的内部指导,银监会严格管理”。
银行转向股权融资
除了二级资本工具外,增资扩股、留存收益也是国内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渠道,通过定增、优先股等方式补充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在去年也较普遍。
“由此也可反映二级资本债锐减的侧面原因,即在去年上半年留存收益转增股本后,2014年7月至今年6月市场行情走好,银行能够找到合适的股权融资窗口并进行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这种背景下,二级资本债对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性减小。”华南地区一家城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称。
据统计,从2014年5月份至今年7月,已有15家上市银行披露或实施优先股融资计划,募资总规模超6000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已于去年完成首批发行的中国银行优先股,境内外募资总额近1000亿元,其次则是农行、工行各有800亿元规模的优先股。
此外,包括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也在2014年推出定增方案。其中民生银行向员工持股计划定向增发;中信银行则仅选择一家认购方——中国烟草总公司,定增募资120亿元。
“利率趋势向下是大概率事件,这种情况下发行二级资本债并不合算。对上市银行而言,股权融资对控制权的稀释不多,所以更倾向于股权融资。”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张帅表示。
“未上市银行则一般沿用增资扩股、留存收益、二级资本债三种‘补血’方式。所以,可以看到,地方城农商行成为今年二级资本债发行的主力军,股份行中只有民生、广发、渤海等少数几家,大行更是不见踪影。”上述城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二级资本债“补血”需求降低
朝轻资产、轻资本方向转型发展,即尽可能减少业务发展对资本的消耗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一方面要将传统业务重心下沉,更多地为中小微、个人零售服务,分散风险、节约资本;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管理,实现较少的资本占用,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转型成果在已披露的上市银行中报里已有体现。除中信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3.05%外,平安、南京、华夏、浦发4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均达4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较去年同期上升,其中平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达33.19%。
与之相伴的是资产规模增速的放缓,浦发、中信、平安、华夏4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9.72%、10.21%、17.56%、3.54%,除中信银行略高于去年上半年增速外,其他3家银行上半年资产增速均较去年下滑。不过,中信银行上半年人民币一般贷款的增长只略微超过5%,低于总资产规模的扩张幅度。
“在去年发行大量二级资本债、资本增速放缓减少资本消耗、股权融资计划尤其是优先股受欢迎的背景下,二级资本债对银行资本补充的作用不如去年,因为有优先股这一更好的选择。”华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林博程表示。
慧择提示: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主动调整贷款增速目标,降低贷款增速,执行更严格的风险政策缩减高风险贷款,有利于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另外商业银行“轻资本”转型、资产增速放缓及风险环境变化所导致的银行贷款策略不同,使银行通过二级资本债来补充附属资本需求降低。
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审批趋严、银行转向股权融资、银行业资产增速放缓及轻资本转型对通过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需求降低,是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锐减的主因。
监管审批趋严
天津滨海农商行于2013年7月25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含有减记条款的二级资本债,这是自当年1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来,银监会批准的首笔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成为我国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一个起点。
资本新规实施前,银行发行的大部分次级债并无减记或转股条款,仅含赎回条款。新规实施后,这些次级债被认定是不合格的二级资本。根据新规,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条件之一是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该工具能立即减记或者转为普通股。
不过考虑到银行已经发行了大量次级债的既定事实,资本新规设定了一个新老划断的办法:2013年1月1日之后发行的不合格资本工具不再计入监管资本,但在此之前发行的此类次级债则可计入监管资本,但是要按年递减10%。
而2013年就是这些次级债递减的第一年,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新增资产带来的资本消耗,要保持资本充足率不下降,银行也需进行相应的资本补充。于是从2013年末开始,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加速。粗略统计,2014年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发行额接近3500亿元。
深圳一家股份行战略研究人士表示,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在2014年达到发行高峰,原因就是资本新规出台后各家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所以发行量较大。
而对于今年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锐减,该研究人士则表示,“风险毕竟都在银行体系里,所以今年批得比较严”。另外一位外资行战略研究人士对此也表示认同,“这是一种形式上对各行的内部指导,银监会严格管理”。
银行转向股权融资
除了二级资本工具外,增资扩股、留存收益也是国内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渠道,通过定增、优先股等方式补充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在去年也较普遍。
“由此也可反映二级资本债锐减的侧面原因,即在去年上半年留存收益转增股本后,2014年7月至今年6月市场行情走好,银行能够找到合适的股权融资窗口并进行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这种背景下,二级资本债对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性减小。”华南地区一家城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称。
据统计,从2014年5月份至今年7月,已有15家上市银行披露或实施优先股融资计划,募资总规模超6000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已于去年完成首批发行的中国银行优先股,境内外募资总额近1000亿元,其次则是农行、工行各有800亿元规模的优先股。
此外,包括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也在2014年推出定增方案。其中民生银行向员工持股计划定向增发;中信银行则仅选择一家认购方——中国烟草总公司,定增募资120亿元。
“利率趋势向下是大概率事件,这种情况下发行二级资本债并不合算。对上市银行而言,股权融资对控制权的稀释不多,所以更倾向于股权融资。”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张帅表示。
“未上市银行则一般沿用增资扩股、留存收益、二级资本债三种‘补血’方式。所以,可以看到,地方城农商行成为今年二级资本债发行的主力军,股份行中只有民生、广发、渤海等少数几家,大行更是不见踪影。”上述城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二级资本债“补血”需求降低
朝轻资产、轻资本方向转型发展,即尽可能减少业务发展对资本的消耗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一方面要将传统业务重心下沉,更多地为中小微、个人零售服务,分散风险、节约资本;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管理,实现较少的资本占用,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转型成果在已披露的上市银行中报里已有体现。除中信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3.05%外,平安、南京、华夏、浦发4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均达4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较去年同期上升,其中平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已达33.19%。
与之相伴的是资产规模增速的放缓,浦发、中信、平安、华夏4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9.72%、10.21%、17.56%、3.54%,除中信银行略高于去年上半年增速外,其他3家银行上半年资产增速均较去年下滑。不过,中信银行上半年人民币一般贷款的增长只略微超过5%,低于总资产规模的扩张幅度。
“在去年发行大量二级资本债、资本增速放缓减少资本消耗、股权融资计划尤其是优先股受欢迎的背景下,二级资本债对银行资本补充的作用不如去年,因为有优先股这一更好的选择。”华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林博程表示。
慧择提示:在经济下行期,银行主动调整贷款增速目标,降低贷款增速,执行更严格的风险政策缩减高风险贷款,有利于银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另外商业银行“轻资本”转型、资产增速放缓及风险环境变化所导致的银行贷款策略不同,使银行通过二级资本债来补充附属资本需求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