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这类产品是否真的适合每一个人作为投资理财的一种工具还有待商榷。本文仅以某公司主打产品作为案例,深度剖析下此类产品的主要特色,以及主要的宣传术语,希望能为正准备投保此类险种的投资者提供深层次的考量依据。
“交费期短、保费高、保障低、年年有返还是这类保险的显著标签”
此类分红险的四大美丽陷阱
1. 现金返还,见利快
在产品宣传中,常常以显著的现金返还为主打语,缴费不高,且缴费时间短,就有高额现金返还,每两年或每三年不等的领取期限,甚至有的是过了规定年纪,就可以年年返还。
如某公司的宣传资料里就打出了“每月存116元,每两年利息固定给800元”。相当于每年的固定收益就高达28.74%,多有诱惑力的收益啊!真的有如此高的收益吗?
且不说该公司销售人员所持宣传资料及宣传行为被保监会认定为误导消费者之举,单看保险合同中的描述,“66周岁前每两年领取有效保额的8%+年度红利”。也就是说66周岁前,如果你每两年领取800元,那么你每月存进去的保额可不是每月固定的116元,而是要增加保费,才能填补你领取800元后有效保额的减少,从而保证以后每两年有800元可领,否则可能几年后,连基本的保费都不足,更别说有现金红利可领了。
2. 人身保障功能大大弱化
有的是身故返还保费,有的身故赔付额度(保额的百分之多少等等)和所交保费差不多,有的是所交保费扣除领取部分等等花样繁多,但却不具有保险的用小成本防范大风险的作用,如果要是以此类保险作为人身保障的主要途径,那还是免了吧。
身故才能有保费,那么怎么能保证自身出现重疾或丧失养家糊口能力后有质量的生存问题呢?如果选择只有身故保障的分红险产品作为自身主要的人身保障规划,那么就是典型的为家人着想的中国式思维。
对身故保障的描述为“66周岁前有效保额的300%为身故保障金;66周岁后至88周岁有效保额的150%为身故保障金。”
如果30岁开始投保每年保费10000元,假如很不幸第二年发生了意外,那么能留给家人的身故保障金也许都不足20000元,更别说用此险作为基本保障了。假如在66周岁后发生不幸,就只有有效保额的150%的身故保障金了,在容易发生意外的晚年,却留给家人的很少,想体现中国式的关爱也许只能是美好的愿景罢了。
3. 变现难,变现成本高
3年或5年存满后,如果要退保的话,只能领取现金价值。可现金价值经过3-5年后,一般也就是你所存保费的50%-65%左右,其余的保费都被保险公司扣除掉作为运营费用、风险管理费用还有资产管理费用等。如果你定期领取返还额,那么现金价值还要减少一部分,所以退保或利用“保单贷款功能“变现,则损失的部分远远超过你所能承受的范畴。
4. 投资收益无竞争优势
国外发达国家寿险资金净投资回报率也就在6%—8%左右,将此部分收益能分给分红险投资者将会更少,这还是成熟国家的投资渠道非常广泛的结果。现在国内由于寿险资金投资渠道尚没有完全打开,寿险资金净投资回报率也就在5%左右(这还是6次加息的结果),其中保单价值按不超过2.5%的预定利率,能分红的就只剩下的可分配盈余的70%以上,所以各公司按现金价值看当年分红大概3%—4%,即使有人寿的8%以上的分红,也只是某一年的情形罢了。
所以,这类分红险主要是给那些为了保全资产、避债、避税,转移资产,为资金寻找绝对安全的长期投资渠道的富人准备的。
当然如果有客户是严重的风险厌恶者,就是看中保险资金收益稳定性,中长期内没有大笔花销的可能性,为了养老做准备,那么此类保险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