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保监局的评测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江西省内各财险公司报案后到达出险现场的平均时间较去年同期缩短了10分钟,大部分公司的案件结案周期,特别是3000元以下的小额案件结案周期明显缩短。统计数据向好的背后,不仅是监管层对年初“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承诺的兑现,也是广大车险消费者对保险业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的开始,更是整个保险业扭转社会形象、打造诚信品牌的关键时点。
众所周知,“理赔难”和“销售误导”已经成为保险业持续性发展的“拦路虎”。而消费者对财险公司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理赔纠纷领域,而车险理赔更是投诉“重灾区”。保监会早前通报的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产险理赔纠纷投诉事项共计1858个,占产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1.5%,同比增长188.96%。其中,拖延理赔作为理赔投诉的首要问题,共有1113个投诉,并且占比也从今年一季度的51.2%增加到59.9%,成为理赔纠纷中上升幅度最明显、侵害消费者权益最突出的问题。
实际上,今年1月7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提出,今年保监会要突出抓好三件事,首先要重点解决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的问题。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保监会今年的工作核心,全行业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初步形成了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月15日,保监会召开了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会议。就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治理路径,并分成准备部署、集中治理、总结深化以及巩固提高四个阶段。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探索建立治理车险理赔难的长效机制。2月29日,保监会发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管理指引》,明文禁止了保险公司拖赔、惜赔、错赔,以及理赔人员“吃、拿、卡、要”、故意刁难客户等违法违规行为。4月26日,全国统一的“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正式开通。
针对保险公司的“拖赔”现象,各地保险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工作力度,山西保监局拟定了《山西省车险小额赔案“即时赔付”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重点解决小额车险案件的理赔难问题。主要通过推行“双快+双免+现场定损+现场支付”模式来解决小额车险案件的理赔难问题。为解决程序繁琐问题,青海保监局指导并推动当地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万元以下纯车损案件”理赔单证和理赔流程标准,使得消费者提供的索赔资料精简了60%,保险公司内部理赔时限缩短了36%。辽宁保监局则通过完善互碰自赔、三者直赔和代位求偿机制,建立了三级理赔服务测试制度,统一了理赔标准。四川保监局则进一步推进了快处快赔中心建设,在全省建成25个“快处快赔”中心。
在监管层加强监管工作力度、重点查处整治拖延理赔问题的同时,各保险公司也纷纷优化理赔流程,健全完善理赔管理体系,积极响应保监会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的号召,在引领车险理赔进入极速时代的同时,也对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提升理赔管理水平和服务具有促进作用。
平安产险自今年4月升级“快易免”服务标准以来,截至7月31日,共完成时效承诺案件10.4万笔,承诺达成率高达94.45%,案均报案到支付成功时效仅为1.79天,高标准践行了各项服务承诺,客户满意度达到了97.52%。值得一提的是,最快理赔仅耗时11分18秒,打破了此前由平安产险创造的17分41秒的车险理赔记录。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王绪瑾表示,从全流程服务管理的角度,平安产险推出的“快易免”服务体系,围绕客户关注的车险理赔难问题,推出简单快赔服务、上门代收理赔资料服务、人伤省心调解服务以及财产险一证快赔服务,均是围绕理赔时效、人伤纠纷案件和简化理赔手续方面推出的,这不仅响应了监管要求,也是满足客户车险消费需求的具体表现。
但是,尽管目前市场上理赔难的现象正在改善,然而有些问题可能还有待解决。业内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庹国柱就曾指出,虽然今年三月份保监会就出台了关于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文件,但还没见到按新规定设计出的保单,这说明理赔方面有些问题还没解决,比如“高保低赔”、“无责不赔”等。由此可见,保险公司提高理赔时效还刚刚只是个开始,治理车险理赔,保护消费者权益依然任重道远。各地保险监管机构、各家保险公司应该加快建立完善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化导向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强化保险公司在条款费率拟订、执行中的主体作用和责任,促进行业整体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防风险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慧择提示:通过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机构的一起努力,我们可以看到车险理赔难问题正在慢慢的破解,未来如何从车险理赔难入手,逐步解决困扰保险业多年的服务难问题,全面提升保险行业形象,提高保险消费者的满意度,为行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监管机构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所在,也是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水平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