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中小企业难的呼声,从2010年起,中央各部委就不断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方政府融资贷款平台查清债务情况、严控贷款规模并加强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尽管如此,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问题还是层出不穷,进而给广大投资创业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那么地方地方政府融资贷款平台究竟存有哪些风险?
CPI飞涨、投资亏损,理财危机如何用保险来抵御!
地方政府融资贷款风险因素一:贷款的质量堪忧
据专项调查报告披露: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押、质押担保措施转移;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押、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
虽然采取信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有一定的比重,这类贷款的质量极易受到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一旦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趋紧,其质量便有急剧恶化的可能。
对于以抵押、质押方式获取的贷款,也存在质量恶化的风险。由于平台公司贷款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其贷款抵押品相当一部分是土地使用权,一般可以获得土地估价60%~80%的贷款。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上游市场,土地交易市场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很大,在近些年来房价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土地的价值容易被过高地估计;如果房地产市场转头波动下行,土地交易市场便会出现价格向下回调,这样必然会大面积地影响银行的贷款质量,而近期密集的房地产调控更是使得这种风险的爆发大大加速。
地方政府融资贷款风险因素二:资金与项目存错配隐患
由于大部分基建项目大都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收益回收分散的特点,而投资平台贷款期限相对较短,从而给平台公司带来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基建项目存在变现能力差的特点也会给平台公司带来流动性风险。当地方政府无法按时支付贷款本金及利息时,即使一些项目在长期看来是盈利的,流动性的缺乏也可能会使得该项目最终成为半拉子工程,并最终影响金融机构贷款本金及利息的收回。
地方政府融资贷款风险因素三:投融资双方信息不透明
由于地方政府一直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讳莫如深,至今其债务仍缺乏准确的数字,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对贷款风险做出正确的估计。同时考虑到国内银行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在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作过程中,大多数的银行会因为对方有着政府背景而提高对其偿债能力的信任度,导致出现种种问题,使银行资金面临较大的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贷款风险因素四:投融资双方存在管理漏洞
由于相关法律的缺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设立的门槛和条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其运行也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这就造成了大量不合格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出现。据央行专项调查报告显示,约70%的融资平台公司由县级地方政府设立。甚至乡镇级地方政府也竞相设立融资平台。这些低级政府部分设立的平台公司的负责人由地方政府领导充任,而这些领导缺乏必要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风险控制意识,使得信贷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资金损失风险极高,例如一些地方性融资平台的负债率达到94%,有的地方甚至高达400%,而国际上平均为80%~120%。同时这些平台公司还存在着许多违规行为,如资本金不到位、贷款资金被随意挪用等行为,这都给银行贷款的收回带来了巨大风险。
另外,向平台公司发放贷款资金的债权主体有许多是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乡信用联社,这些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机制薄弱,信贷审批环节漏洞较多,且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这也加大了银行贷款的收回风险。
慧择提示:由于我国投融资市场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所以导致地方政府融资贷款过程中风险重重,进而加大了投资创业者的风险。为避免融资贷款风险给广大投资者及家人的生活带来影响,建议投资创业者在关注融资贷款申请的同时勿忘给自己买份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