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投资者而言,巴菲特都不会陌生。巴菲特是投资者心目中的股神,今后投资者对巴菲特的印象要改变一下了?因为巴老第一次在五年周期里跑输标普500。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巴菲特陷阱呢?
巴菲特的理念是“以比标普上涨更快的速度提升伯克希尔的商业价值”,现在他似乎已经很难完成这个任务,按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评价就是“我们的管理对于我们的持有者而言是毫无价值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买入成本更低的以标准普尔为标的的指数型基金”。
巴粉可能会以过去50年伯克希尔年复合增长19.7%,而标普只有9.4%来反驳,但这只是过去的荣耀,并不能改变巴菲特正在被市场击败的现实。
尽管近年来的成绩不如人意,但不可否认沃伦·巴菲特仍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家,前无古人,后恐怕也没有来者。
很多中国投资者希望复制巴菲特的成功,但我认为任何试图将巴菲特的成功在中国进行复制的行为,都是极度危险的,我将其称之为“巴菲特陷阱”。
巴菲特模式为什么不可复制
巴菲特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说在中国无法复制,即便是世界范围内也再无第二个。2013年全球富豪榜上,前50名中唯有排第4的巴菲特是“投资致富”,其他49人的财富全部来自实业。
巴菲特成为传奇的核心要素有两条。其一是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1963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投资传奇就此发轫。与此同时,美国从一战前后的世界强国之一,逐渐成为唯我独尊的世界帝国。
巴菲特的成功,背景是美国工业的成功,是美国金融业的成功,是以航母编队为后盾的美元的成功。这样的时代背景无法重现,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巴菲特。
其二则是长寿和旺盛的精力。虽然伯克希尔股票涨幅最大的一年是1979年,但1980年代之后才进入巴菲特帝国的巅峰。因为基数越来越大,继续维持20%以上年均增幅的难度以几何级数上升。
那时的巴菲特已年过五旬,之后30年他始终保持这样的成绩,而且从来不犯可能导致伤筋动骨的大错。从2004年到2014年,进入耄耋之年的巴菲特让伯克希尔又涨了200%。这已经不是传奇,只能说是神话。
除了两条核心要素外,还有很多必要条件,我觉得下面这条最难复制:有一位同样长寿且同样精力旺盛的合伙人,并保持几十年合作愉快不翻脸。
巴菲特帝国的基石是负成本的保险浮存金,这是美国也出不了第二个巴菲特的主要原因。只论投资水平,巴菲特只能说是最好的之一,但有了浮存金(2012年的数字是730亿美元)这个大杀器,等于他的起跑线直接往前挪500米,还没跑就把其他人都甩开了。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平安似乎最有条件学巴菲特,不过通过对富通的投资,马明哲应该对复制巴菲特的难度有了一定了解。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它10分钟。也许他不是开玩笑,因为美国股市向来牛长熊短,选好公司长期持有就行了。但中国股市牛短熊长,2003年到2013年上证指数涨幅42%,10年期间跑输一切经济指标,不要说买房,存银行定期收益也不会更差。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3年,2000年上证指数收于2073点,13年后居然是下跌的,这样的大环境下长期持股恐怕凶多吉少。当然,有很多个股远远跑赢上证指数,后文谈到选股时再详述。
另外常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是,巴菲特的投资并不仅限于二级市场,相反,伯克希尔对大量投资标的绝对控股或100%控股。比如四家保险公司、中美能源、喜诗糖果、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等。
国内有不少投资者喜欢拿分红说事,但他们忘记或是忽视了,巴菲特依靠分红获得收益的前提是对公司完全掌控,可以选择让他满意的管理层以及决定经营方向,如果你投资的公司管理者是一群骗子、小偷甚至强盗,你对公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黑洞根本不了解,对管理层的胡作非为只能干瞪眼,这种情况下谈分红,无疑是在与虎谋皮。
时代不同了 价值不一样
巴粉常津津乐道的是巴菲特躲过了2000年科网股大崩溃,把1999年太阳谷演讲奉为“价值投资圣经”,但13年后再回过头看,巴菲特拒绝科网股真的是明智的决定吗?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巴菲特当年投资科网股,虽然他会在之后的几年蒙受损失,但这种损失对于家底厚实的伯克希尔来说完全可以承受,相反巴菲特还可以趁着大跌大笔吸纳,甚至将一些优质互联网公司纳入伯克希尔体系中——他完全有眼光和有资本这么做。
最好的例子是网易,最低跌到1美元以下,差点退市,但之后两年涨了100多倍,到最高点则是近500倍。当年网易股价崩溃时,公司拥有的现金是市值好几倍,这应该是一个典型的“捡烟蒂”机会,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段永平捡了这个大皮夹子。所以说投资真的是知易行难,知道理论是一回事,真到了执行的时候则是另一回事。
巴菲特也许不了解网易,但他完全可以了解微软、雅虎、亚马逊、思科、苹果,还有在科网股泡沫破灭后上市的谷歌等等,如果他当时买入这些股票,或者直接控制这些公司,现在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增幅大概就能让标普500远远跟在后面吃灰。
但巴菲特没有这么做,那段时间他在进行金融、机械、能源和铁路等行业的并购,虽然巴菲特买的都是有优秀管理层的龙头公司,完全可以称得上好生意,这些公司能给伯克希尔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这些身处红海中的夕阳行业公司,已经没有爆发式增长的能力,21世纪不属于它们,21世纪也不属于巴菲特。巴菲特输给标普500,归根到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工业文明被互联网文明所取代,而巴菲特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被市场击败甚至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巴菲特是工业时代的“投资之神”,在属于他的时代里,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甚至想追近一点都不可能。但神并不是永远正确的,他也有看不清的东西,也会犯错误,这一点中国人应该体会更深。
慧择提示:要想避开巴菲特陷阱,那么投资就应该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同的时代,价值标准不一,我们应该努力认清自身所处的时代,找到那些处于时代前沿的行业和公司,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并胜利。
巴菲特的理念是“以比标普上涨更快的速度提升伯克希尔的商业价值”,现在他似乎已经很难完成这个任务,按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评价就是“我们的管理对于我们的持有者而言是毫无价值的,因为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买入成本更低的以标准普尔为标的的指数型基金”。
巴粉可能会以过去50年伯克希尔年复合增长19.7%,而标普只有9.4%来反驳,但这只是过去的荣耀,并不能改变巴菲特正在被市场击败的现实。
尽管近年来的成绩不如人意,但不可否认沃伦·巴菲特仍是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家,前无古人,后恐怕也没有来者。
很多中国投资者希望复制巴菲特的成功,但我认为任何试图将巴菲特的成功在中国进行复制的行为,都是极度危险的,我将其称之为“巴菲特陷阱”。
巴菲特模式为什么不可复制
巴菲特是独一无二的,不要说在中国无法复制,即便是世界范围内也再无第二个。2013年全球富豪榜上,前50名中唯有排第4的巴菲特是“投资致富”,其他49人的财富全部来自实业。
巴菲特成为传奇的核心要素有两条。其一是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1963年,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投资传奇就此发轫。与此同时,美国从一战前后的世界强国之一,逐渐成为唯我独尊的世界帝国。
巴菲特的成功,背景是美国工业的成功,是美国金融业的成功,是以航母编队为后盾的美元的成功。这样的时代背景无法重现,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第二个巴菲特。
其二则是长寿和旺盛的精力。虽然伯克希尔股票涨幅最大的一年是1979年,但1980年代之后才进入巴菲特帝国的巅峰。因为基数越来越大,继续维持20%以上年均增幅的难度以几何级数上升。
那时的巴菲特已年过五旬,之后30年他始终保持这样的成绩,而且从来不犯可能导致伤筋动骨的大错。从2004年到2014年,进入耄耋之年的巴菲特让伯克希尔又涨了200%。这已经不是传奇,只能说是神话。
除了两条核心要素外,还有很多必要条件,我觉得下面这条最难复制:有一位同样长寿且同样精力旺盛的合伙人,并保持几十年合作愉快不翻脸。
巴菲特帝国的基石是负成本的保险浮存金,这是美国也出不了第二个巴菲特的主要原因。只论投资水平,巴菲特只能说是最好的之一,但有了浮存金(2012年的数字是730亿美元)这个大杀器,等于他的起跑线直接往前挪500米,还没跑就把其他人都甩开了。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平安似乎最有条件学巴菲特,不过通过对富通的投资,马明哲应该对复制巴菲特的难度有了一定了解。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不要持有它10分钟。也许他不是开玩笑,因为美国股市向来牛长熊短,选好公司长期持有就行了。但中国股市牛短熊长,2003年到2013年上证指数涨幅42%,10年期间跑输一切经济指标,不要说买房,存银行定期收益也不会更差。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3年,2000年上证指数收于2073点,13年后居然是下跌的,这样的大环境下长期持股恐怕凶多吉少。当然,有很多个股远远跑赢上证指数,后文谈到选股时再详述。
另外常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是,巴菲特的投资并不仅限于二级市场,相反,伯克希尔对大量投资标的绝对控股或100%控股。比如四家保险公司、中美能源、喜诗糖果、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等。
国内有不少投资者喜欢拿分红说事,但他们忘记或是忽视了,巴菲特依靠分红获得收益的前提是对公司完全掌控,可以选择让他满意的管理层以及决定经营方向,如果你投资的公司管理者是一群骗子、小偷甚至强盗,你对公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黑洞根本不了解,对管理层的胡作非为只能干瞪眼,这种情况下谈分红,无疑是在与虎谋皮。
时代不同了 价值不一样
巴粉常津津乐道的是巴菲特躲过了2000年科网股大崩溃,把1999年太阳谷演讲奉为“价值投资圣经”,但13年后再回过头看,巴菲特拒绝科网股真的是明智的决定吗?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巴菲特当年投资科网股,虽然他会在之后的几年蒙受损失,但这种损失对于家底厚实的伯克希尔来说完全可以承受,相反巴菲特还可以趁着大跌大笔吸纳,甚至将一些优质互联网公司纳入伯克希尔体系中——他完全有眼光和有资本这么做。
最好的例子是网易,最低跌到1美元以下,差点退市,但之后两年涨了100多倍,到最高点则是近500倍。当年网易股价崩溃时,公司拥有的现金是市值好几倍,这应该是一个典型的“捡烟蒂”机会,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段永平捡了这个大皮夹子。所以说投资真的是知易行难,知道理论是一回事,真到了执行的时候则是另一回事。
巴菲特也许不了解网易,但他完全可以了解微软、雅虎、亚马逊、思科、苹果,还有在科网股泡沫破灭后上市的谷歌等等,如果他当时买入这些股票,或者直接控制这些公司,现在伯克希尔的账面价值增幅大概就能让标普500远远跟在后面吃灰。
但巴菲特没有这么做,那段时间他在进行金融、机械、能源和铁路等行业的并购,虽然巴菲特买的都是有优秀管理层的龙头公司,完全可以称得上好生意,这些公司能给伯克希尔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但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这些身处红海中的夕阳行业公司,已经没有爆发式增长的能力,21世纪不属于它们,21世纪也不属于巴菲特。巴菲特输给标普500,归根到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工业文明被互联网文明所取代,而巴菲特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被市场击败甚至淘汰,也就不足为奇了。
巴菲特是工业时代的“投资之神”,在属于他的时代里,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甚至想追近一点都不可能。但神并不是永远正确的,他也有看不清的东西,也会犯错误,这一点中国人应该体会更深。
慧择提示:要想避开巴菲特陷阱,那么投资就应该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同的时代,价值标准不一,我们应该努力认清自身所处的时代,找到那些处于时代前沿的行业和公司,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并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