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酝酿已久的"以房养老"政策终于成型。"以房养老"模式作为社会养老形式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中国的展开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以房养老"在中国是否能够普及呢?
形同"对赌协议"
事实上,美国的"以房养老"自1989年开始试点运行,1998年转为正式项目,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与调整,在符合申请标准的老人之中,采取"以房养老"者仍不足3%,约7万~8万人。换言之,"以房养老"在观念开放、先进的美国也并不普遍,中国能"依样画葫芦"吗?只怕是"橘逾淮为枳"的几率大些。
"以房养老"的核心是"老人活多久,保险公司就供养多久",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形同"对赌协议",本质上,保险公司是希望早点"获得了结"的,而老人活得越久,保险公司面临"亏损"的机会便大增,于是"道德风险"将难以避免,我看哪怕是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带瓶牛奶去看望,老人都未必敢喝!
除此之外,"以房养老"的措施意欲"落地",仍存在一些盲点与困境。
障碍重重的"以房养老"
首先是人的寿命与房价走势难以有效掌握,老人及其家属、银行、保险公司都怕吃亏,而三方要形成共识并不容易。
其次,以目前多数城市房价之高,已使年轻人购房相当困难,如果老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过世之后由银行取得产权,对老人的子女而言,将使其购房之路显得更加困难重重乃至遥不可及。其实这正是"以房养老"窒碍难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老人"以房养老"说明子女不孝或极其贫困,无力善尽赡养职责,而这不论对老人或其子女来说,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其四,对许多人来说,既然缴交了长达20年以上的社保费,国家便有责任处理好人民的养老难题,而鼓励"以房养老",便有"交完了钱又要交房"之嫌。
动了子女的"奶酪"
此外,在我看来"以房养老"表面上是钱的问题,实质则已超越了金钱思考,而非常"伤感情".因为当老人这么做后,子女会认为父母"自私",没有替他们着想,势必使原本或许就不很融洽的亲子关系更加疏离。这便是有些老人会于晚年在世期间,先行将财产分配完毕的原因,以免死后不得安宁,类似案例在两岸其实都不少见。一个极端的说法是:你认为你的财产是你的,你的子女还以为是他的呢,一旦你"以房养老"了,不就动了他的奶酪了吗?子女能高兴、接受吗?
慧择提示:以当前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社保金不足以养老已成定局,在这样的窘境下,"以房养老"模式作为社会养老形式的补充,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但并非不可或缺,大可不必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因为其当前只适用在无子女可提供赡养责任且有房的孤寡老人,而难以全方位铺开。
形同"对赌协议"
事实上,美国的"以房养老"自1989年开始试点运行,1998年转为正式项目,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与调整,在符合申请标准的老人之中,采取"以房养老"者仍不足3%,约7万~8万人。换言之,"以房养老"在观念开放、先进的美国也并不普遍,中国能"依样画葫芦"吗?只怕是"橘逾淮为枳"的几率大些。
"以房养老"的核心是"老人活多久,保险公司就供养多久",使老人的晚年生活无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形同"对赌协议",本质上,保险公司是希望早点"获得了结"的,而老人活得越久,保险公司面临"亏损"的机会便大增,于是"道德风险"将难以避免,我看哪怕是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带瓶牛奶去看望,老人都未必敢喝!
除此之外,"以房养老"的措施意欲"落地",仍存在一些盲点与困境。
障碍重重的"以房养老"
首先是人的寿命与房价走势难以有效掌握,老人及其家属、银行、保险公司都怕吃亏,而三方要形成共识并不容易。
其次,以目前多数城市房价之高,已使年轻人购房相当困难,如果老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过世之后由银行取得产权,对老人的子女而言,将使其购房之路显得更加困难重重乃至遥不可及。其实这正是"以房养老"窒碍难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老人"以房养老"说明子女不孝或极其贫困,无力善尽赡养职责,而这不论对老人或其子女来说,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其四,对许多人来说,既然缴交了长达20年以上的社保费,国家便有责任处理好人民的养老难题,而鼓励"以房养老",便有"交完了钱又要交房"之嫌。
动了子女的"奶酪"
此外,在我看来"以房养老"表面上是钱的问题,实质则已超越了金钱思考,而非常"伤感情".因为当老人这么做后,子女会认为父母"自私",没有替他们着想,势必使原本或许就不很融洽的亲子关系更加疏离。这便是有些老人会于晚年在世期间,先行将财产分配完毕的原因,以免死后不得安宁,类似案例在两岸其实都不少见。一个极端的说法是:你认为你的财产是你的,你的子女还以为是他的呢,一旦你"以房养老"了,不就动了他的奶酪了吗?子女能高兴、接受吗?
慧择提示:以当前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社保金不足以养老已成定局,在这样的窘境下,"以房养老"模式作为社会养老形式的补充,是非常必要与及时的,但并非不可或缺,大可不必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因为其当前只适用在无子女可提供赡养责任且有房的孤寡老人,而难以全方位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