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北京游客赴湖南凤凰旅游时遇到车祸,30多名游客竟无一人购买旅游意外险。一项调查显示,在7成旅游者当中,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在旅游时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另外两成游客说不清自己是否购买过旅游保险;购买旅游保险者仅占3成左右,且购买金额多在10元以下。可见多数北京游客缺乏对旅游风险的认识,与今年暑期旅游热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本市旅游意外保险少人问津。
据了解,2001年9月1日之后,旅行社只负责责任险,不再为游客代买意外险,而改为向游客推荐意外险。买不买保险由客人自己说了算,具体的保额和天数也由游客自己决定。如果游客在出发前购买了意外险,在旅途中发生意外,属于旅行社责任的,可以获得双份的赔偿;即使是属于自身的责任,也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金。国内游最高赔付金额为10万至30万元,境外游为30万至50万元,而一份旅游意外险所需费用并不高,少则十元,多则几十元。
北京人每年出游人数高达上千万人次,虽然市场潜力不小,但保险公司却兴趣不大。保险公司卖一份“旅游意外险”收入在10元左右,而推销出一份长期寿险保单的收入就是几千元,这种悬殊的差距难以激起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旅游意外险难以推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绝大多数游客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对旅游中风险的认识不足,心存侥幸;想省钱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购买意外险的因素之一;险种少、选择余地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旅游意外险推行艰难。
据相关资料,目前市场上只有旅游救助保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游客意外伤害险、住宿游客人身保险四个旅游险种。这四个险种并不能包容游客在旅游中遇到的各种风险,游客选择余地较小。此外,由于一些旅行社并不提供代售除旅游意外险以外的其他旅游保险业务,游客即使需要购买,也必须自己跑到保险公司。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市旅游局质监所有关人士提醒市民,一旦游客在旅行中发生意外与旅行社无关,“责任保险”是不起作用的。游客的惟一获赔途径只有“人身意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