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基金子公司的规模已经突破1500亿元,业内乐观估计,全年超过4000亿元的规模不成问题。据了解,子公司规模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通道业务的快速开展。从目前来看,一些没有银行股东背景的基金子公司,则在寻找另外的业务空间,即便是一些靠通道做大了规模的基金子公司,也开始着力培养通道之外的新业务。
政信地产项目吃香
“每个星期都会接触到基金子公司推荐过来的产品,我们感觉有一些成立一两年的基金公司项目比较多,发行的频率也相当高。”深圳一家第三方理财公司的研究总监告诉媒体人,与他们谋求合作的基金子公司项目,大部分与房地产融资有关,项目的涵盖面非常广。“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没有银行背景的,基金想通过子公司快速发展的意图很明显。”这位研究总监说。
这些公司谋求通道之外的空间,主要依靠两大业务: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融资。从目前一些基金公司子公司对外挂出来的项目来看,有些公司这两大业务并重发展,与地方政府合作主要集中在保障房、路桥建设等方面。而地产融资则涵盖更广,融资主体更复杂。据媒体人了解,今年下半年以来,基金子公司为地产融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也超过了地方融资平台。“与地方融资平台的合作我们很谨慎,理论上由政府兜底,问题不大,但超过两年的,我们觉得还是少碰为好。”一位基金子公司高管告诉媒体人。据了解,有些基金公司甚至设定,超过一年的地方政府合作项目绝不考虑。
资产证券化空间大
据媒体人了解,一些有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靠通道做大规模之后,也开始谋求其他的发展途径。近期一些招聘网站显示,有银行系基金公司正在招聘有地产信托操作经验的人员。但这些公司的发展方向仍然有所不同,有些公司是准备为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提供平台。如平安大华,已经与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合作,将一些定期存单做成短期产品,相当于将收益权证券化,并在平安陆金所销售。另外,一些集团旗下有租赁业务的,也考虑与基金公司子公司合作,将租赁资产做成金融产品,销售给客户。
事实上,日前国务院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的消息,在基金子公司内部被解读为利好,特别是对于银行系基金子公司来说,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后,股东方可以将一部分信用卡贷款、购车贷款打包,以证券化的形式出售,这部分的收益比较丰厚,比单纯的通道业务更能引人遐想。根据以往经验,肥水不流外人田,银行系基金子公司有望成为首批承接此项业务的单位
慧择提示:基金子公司的快速发展主要在于基金公司在近些年业务发展受到局限,想通过子公司在业务的急速拓展上摆脱目前困境,是基金公司得到快速有效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