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除了等待政府、社会、企业、组织或个人的捐赠、救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对于受灾的群众,想要恢复到受灾前的面貌不仅仅需要精神上的安慰,更需要经济上的援助。
保险正是灾后重建的有力支援。
哪些险种可以“抗震”
无论是人的生命、健康还是财产,在灾害事故面前往往不堪一击,而提前的保险保障虽然不能避险,但至少经济上可以得到补偿。
先来看看与我们本身最密切相关的人身保险。其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险等等。目前市场上的人身保险产品中,对抗灾有比较直接作用的并不少。
其一是人寿保险。这种用人的生死来衡量理赔是否发生的险种,能为失去家人的家庭带去定额的保险金,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其二是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种对于遭受意外事故,致伤、致残或是死亡时,可以得到全部或部分保险金的保险。
另一种能对应灾害事故的保险就是医疗险。不过,很多国内医疗险只是承保因疾病而发生的医疗费用,而将“天灾”归入保险免赔责任内。如果想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得到医疗保险帮助,那么在投保时应该特别注意保险责任及免赔责任。
在财产保险方面,有家庭财产险、企业财产险、车险、工程险等等。对保险标的的范围一般是被保险人或由被保险人负责的财产,以及与被保险人有利害关系的财产。对家财险和企财险来说,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珍贵财物,以及货币、电脑资料等等一般并不承保。
投保时注意保险责任
不论是人身保险还是财产保险,对于保险责任范围的留意都十分重要。如果是有针对性的想要投保抗灾保险,那么对于保险合同中的可能涉及到的灾难性事故是否可以理赔应该特别留意。
对于健康险来说,基本上将“天灾”作为免赔责任,这可能是为了防止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后保险公司无力理赔而设立的。
而对于财产险,则将不同的灾害事故作了分类。例如,有保险公司的财险基本条款规定,对于火灾、爆炸、 雷击、飞行物体及其他空中运行物体坠落负责理赔。而许多家庭财产险、企业财产险、车险等对地震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不负责理赔。对于海啸、暴雨、洪水、台风、暴风、龙卷风、雪灾、雹灾、冰凌、泥石流、崖崩、突发性滑坡、地面突然塌陷等灾难,各家保险公司不同产品承保上有一些差异,有的归为可保责任,有的则作为免赔情况。
另外,为了防止合同的疏漏,许多保险公司会规定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也同样不能得到赔偿。也就是说,合同能承保的范围以保险责任条款为准,而非除去免赔责任的所有情况。
紧急救援功能可发挥功用
当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得到最及时的救助是每个受困者最大的心愿。保险公司的紧急救援功能就可以做到。
在今年4月发生的山东火车相撞事件中,有一名乘客就享受到了海尔纽约人寿的紧急救援服务,从事发到了解伤情,直至进一步转院治疗都得到了国际SOS救援中心的帮助。这个乘客心理上很大的安慰。
要享受这种紧急救援服务并不难。一些较大规模的保险公司都与国际救援组织联手打造这项服务。有些是在保险条款中附带了国际救援功能,这一般出现于旅行保险中。如果在旅行时发生事故,同时享受此项服务,例如提供必要医疗支援、丢失行李协寻、紧急电话翻译、紧急现金支援等等。
而有些是为保险公司则可以为VIP贵宾会员自动提供这项服务,即便这个客户没有购买相关的旅行险产品。任何时候如果发生意外需要求助,随时可以拨打救援电话寻求帮助。由于国际救援组织有自己非常专业的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往往能够最及时地提供有效救助,比如派遣直升飞机救援等,避免受困者产生“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窘境。
抗灾类保险还有待发展
不难发现,可以抗灾的保险主要为人寿保险和意外险。在财产险方面则相对比较薄弱。
对于现代家庭来说,有很大一笔资产就是房屋。而可以承保各类自然灾害或灾害事故造成的房屋损毁保险几乎没有。例如,平安财险对于买房自住、租房居住或是房屋出租保险条款中都明确地震、海啸为免除责任,而人保财险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也将地震或地震次生原因作为免赔责任。
如何让家庭固定资产中最大占比的房屋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如果一次自然灾害会导致家庭资产严重缩水,那么我们生活中的风险就太大了。可是现在人们的困惑是,似乎买不到这样的保险。这就非常有待于保险公司对地震等灾害数据的潜心研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
记者点评:投保意识急需加强
5月13日下午15时,5.12地震发生后的25小时,中国平安将5.12地震的第一单理赔款两万元交到不幸遇难的重庆客户唐某的家属手中。遇难的唐某是一名小学生,购买的是平安鸿利(分红型寿险),保额为2万元。而中国人寿13日也已经全额赔付一起死亡理赔案件,金额为1万元。
可是,通过这两则消息,我们看到的一个情况是:这些灾区人民的投保额度,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客户的平均投保额。
而根据平安人寿电脑系统核查数据显示,北川、汶川地区平安人寿个人客户共计只有1374人,如果按照平安人寿在当地大约10%~20%的占有率来计算,这两个地区的寿险投保客户大约只有6000~13000人左右。而这两个县的人口总数为27万人左右,投保人占总人口比例不过2%~5%左右,这个比例实在太低!
看一看,作为全国第三大人口省份,约九千万人口的四川省,人身险保费在全国占比仅有4.8%。2006年,四川省人身险保险密度(人均保费)只有203元,远低于东部省份,如上海2005年保险密度就达到了2452元,更不用说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2003年世界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
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我们也许无法避免地震这类“第一次伤害”的发生。但作为一种转嫁经济风险的手段,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保险这个工具。一次又一次的灾害和意外来临,提醒我们广大的居民和企业,一定要加强投保意识,完善日常的保障安排。风雨过后,让保险帮助我们减少经济上的损失,帮助我们尽快重建家园,别让自己和家人再陷入“第二次伤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