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漂流猪”事件不仅让广大受灾养殖户蒙受损失,同时也暴露了保险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让一款好产品走向市场并在预期轨道内合规运行,如何走出保险业在某些领域治标不治本的监管惯性,非常值得相关险企和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的深思。3月以来,被媒体快速引爆的黄浦江“漂流猪”事件,在引发所涉多地地方政府信任危机的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关注到一个此前很少被关注的领域——生猪养殖。表面上看,这次“漂流猪”事件可归咎为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甚至可进一步质疑其对公众承诺的环保底线,但若厘清生猪保险背后的利益链条却不难发现,养殖户的做法,实属无奈之举(详见本期封面故事《“漂流猪”的拷问》)。
老百姓有吃猪肉的需求,就会有养猪户的出现;有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就难以避免瘟疫的发生;而有风险蔓延的地方,就会出现对应的保险产品——在任何一个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样的逻辑可谓天经地义。事实上,生猪险在我国不少省份也早已推行,只是在具体执行和理赔中遭遇诸多“中国特色”,最终造成该险种陷入“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
这样的尴尬首先来自养殖户。尽管现代保险业已经在中国各领域推行十几年,但国内民众的保险意识远未达到欧美国家水平,在不少农村养殖户眼里,给自家栏里的猪仔买保险多少有些不可思议,哪怕明知会有遭受瘟疫的未知风险。而养殖户保险观念的普遍淡薄,还为长期隐匿在民间的死猪收购行为提供了土壤。现实中,即便部分购买了生猪险的养殖户,也往往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疫情或其他灾害出现时,夸大损失甚至人为混淆理赔范围,构成骗保。
养殖户投保观念不强,加之产品推广和实施力度不足,对保险公司来说,生猪险出现整体性亏损也就在所难免。对于一款暂时不赚钱的产品,
保险公司推广的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这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导致了产品供需不畅的恶性循环。目前,国内的再保险机制尚不健全,保险公司若想有效规避生猪险这类的非主流产品亏损带来的风险,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导入和更长的时间等待。
以上供需双方的现实矛盾,被不少地方的保险监管部门默认却无任何积极作为,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甚至借此市场矛盾谋取私利。无论是
人为设置的投保高门槛,还是政府补贴的变相截留,都极大违背了市场公平。
既然没有政府补贴,也没有保险赔偿。当政府、养殖户、非法商贩纠结于经济、观念、市场、法制等多种因素时,如何安全地处理死猪却成为其中一个最轻的砝码。择其最省钱的办法,就是投入江中。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漂流猪”事件的背后,利益竟如此错综复杂,同时也暴露了当下保险行业存在的种种弊端,提醒相关部门应该做出相应的举措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