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市公司年报的密集发布,有好事者则都薪资较高的银行业进行了比较。银行业的高薪酬,自然惹的艳羡一片,而能与之一较高下的保险业也差距不大,紧随其后。保险公司薪资水平差距较小,去年最高的是人寿,人均12万左右。
根据《证券日报》所做的统计,中国人寿2012年的职工薪酬及福利费达120.85亿元,在职员工合计100340人,由此计算的员工人均年薪为12.04万元,高居四大上市险企之首。
人均薪资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平安集团,该集团2012年的薪酬及奖金为216.59亿元,按照其公布的2012年底的员工人数190284计算,2012年人均薪资为11.38万元。
中国太保员工的人均薪资排在中国平安之后。太保2012年年报信息显示,截至去年年末,与太保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有85137 人(包括太保集团﹑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资产﹑太保在线员工),太保2012年的工资及福利费用支出为95.89亿元,按年底员工数计算的人均薪资为11.26万元。
四大上市险企中,员工平均薪资最少的为新华保险。根据该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截至2012年12 月31 日,与新华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共有57487人(包括管理人员1700人,专业人员3691人,营销人员42628 人,其他9468人),而去年新华保险的“工资及福利费”支出为63.02亿元,从而计算出其员工的人均年薪为10.96万元。
由此可见,2012年员工平均年薪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集团、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与2011年的情况相比,这一排序发生了较大调整。《证券日报》根据已公布数据所做的统计显示,2011年,员工人均薪资最高的是中国太保(11.61万元),其次是新华保险(11.31万元),随后是中国人寿(11.09万元),中国平安仅以人均9.19万元的薪资水平排名垫底。
事实上,在人才市场化竞争及保险行业转型的时下,各大公司为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也建立了以岗位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市场为参考的薪酬激励体系。
如中国平安的年报资料显示,其已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定为薪酬体系的基本原则,平安还定期开展市场薪酬调研,持续检视员工薪酬竞争力水平,并鼓励能者多得,结合个人绩效及贡献度差异进行奖金发放。中国平安经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还建立了虚拟期权形式的长期奖励计划制度。
慧择提示:薪酬是吸引人才最大的法宝,长期奖励计划制度的建立可以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更好的效益。同时好的培训计划也会对不断吸引人才的聚集。人才的成长是缓慢的,公司立足于自身教育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框架,从员工的长远出发,制定培训制定,帮助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根据《证券日报》所做的统计,中国人寿2012年的职工薪酬及福利费达120.85亿元,在职员工合计100340人,由此计算的员工人均年薪为12.04万元,高居四大上市险企之首。
人均薪资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平安集团,该集团2012年的薪酬及奖金为216.59亿元,按照其公布的2012年底的员工人数190284计算,2012年人均薪资为11.38万元。
中国太保员工的人均薪资排在中国平安之后。太保2012年年报信息显示,截至去年年末,与太保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有85137 人(包括太保集团﹑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资产﹑太保在线员工),太保2012年的工资及福利费用支出为95.89亿元,按年底员工数计算的人均薪资为11.26万元。
四大上市险企中,员工平均薪资最少的为新华保险。根据该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截至2012年12 月31 日,与新华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共有57487人(包括管理人员1700人,专业人员3691人,营销人员42628 人,其他9468人),而去年新华保险的“工资及福利费”支出为63.02亿元,从而计算出其员工的人均年薪为10.96万元。
由此可见,2012年员工平均年薪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集团、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与2011年的情况相比,这一排序发生了较大调整。《证券日报》根据已公布数据所做的统计显示,2011年,员工人均薪资最高的是中国太保(11.61万元),其次是新华保险(11.31万元),随后是中国人寿(11.09万元),中国平安仅以人均9.19万元的薪资水平排名垫底。
事实上,在人才市场化竞争及保险行业转型的时下,各大公司为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也建立了以岗位为基础、业绩为导向、市场为参考的薪酬激励体系。
如中国平安的年报资料显示,其已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定为薪酬体系的基本原则,平安还定期开展市场薪酬调研,持续检视员工薪酬竞争力水平,并鼓励能者多得,结合个人绩效及贡献度差异进行奖金发放。中国平安经200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后,还建立了虚拟期权形式的长期奖励计划制度。
慧择提示:薪酬是吸引人才最大的法宝,长期奖励计划制度的建立可以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更好的效益。同时好的培训计划也会对不断吸引人才的聚集。人才的成长是缓慢的,公司立足于自身教育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框架,从员工的长远出发,制定培训制定,帮助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