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市政协主席姜明、副主席李志恒的带领下,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会同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专家学者,先后深入到我市道里区、道外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并为加快推进我市医保进社区工作进程积极建言献策。
现状调查近半社区卫生机构未纳入医保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纳入医疗保险定点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0家,占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的50.2%。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2个。
委员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努力克服公共财力有限、筹资水平较弱等不利因素,使医保进社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全部纳入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人均25元,服务项目达到10类41项。我市已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10个城市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面临难题缺乏全科医生医疗设备不达标
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全市医保定点社区卫生机构覆盖面较低,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较弱,社区卫生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百姓“小病在社区”的需求。
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主要由原来一级医院和二、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转岗而来,普遍存在业务人员学历偏低、职称偏低问题,能承担全科医生服务的医生比较缺乏。
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不足导致硬件设施不达标,仍有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租赁房屋。
数字显示,医保收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仍偏低,大部分药品的费用仍是由患者个人负担。究其原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需执行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社区用药范围过窄,不能满足参保患者的基本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保患者用药,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影响了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扶持政策的发挥。
慧择提示:医保进社区,将大大方便哈尔滨市民的就医,使市民可以在家门口看病。笔者注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与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不一致,前者是六位一体的基本健康服务,后者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基本医疗服务,二者差异还需在顶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上继续予以调整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