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铮是在协会“抗灾救灾·居安思危”媒体沙龙上做如上表示的。
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突然席卷我国14省市,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的同时,也给经济造成了巨量损失。北京虽然不在灾区之列,但地处北京的各家保险分公司也积极加入救灾行列,对受灾的分保项目进行理赔。
据介绍,截至2月22日,北京保险业共接到来自南方雨雪灾害保险报案429件,估损4.33亿元,已付赔款2552.52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报案425件,已付赔款2542.27万元;人身保险报案4件,已付赔款10.25万元。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外巨灾后,保险赔款可承担30%以上的损失补偿,发达国家甚至可达60%至70%。我国这次冰冻灾害发生后,尽管保险业积极主动赔付,但估损的保险赔付金额仅为损失总额的5%,这说明保险的覆盖面还很低,其承担的保险保障和稳定社会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在各地保险公司接到的80.34万件雨雪灾害保险报案中,机动车辆保险报损62.78万件,占比高达78%;企财险及建工险报案4.44万件,仅占5%;抵御天灾能力最弱的农业报案更是不多。这个赔付比例显然也与受灾的情况差距甚远。
有关专家表示,这场灾害是对保险业应急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国内保险业应从保险的覆盖面、防灾防损、应急处理机制和巨灾保险制度4个方面进行反思。但另一方面,如此低的赔付率也是人们保险意识欠缺的体现。在本次雪灾中,基本没有受灾企业投保“营业中断损失保险”,由灾害造成的停产、减产等损失只能由其自身承担。而在发达国家,这一险种非常普遍。
反观北京的财产保险状况,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北京保监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保险业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4亿元,签单件数2.2万件;家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2亿元,签单件数6.9万件。而北京统计局网站显示,2006年北京正常营业的企业法人单位数为23万家,2005年北京常住人口户数达556.4万户。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称,不考虑这两年北京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等因素,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北京市投保企财险的企业只占到总量的9%,而投保家财险的家庭更低,只占总数的1%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北京特殊的政治和地理位置,全市的典型灾害事故较少,南方常有的台风、水灾、大型火灾在北京也极少发生。因此,北京企业与市民整体的危机感与投保意识都非常弱。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认为,事故少并不表示没有风险,北京的企业与家庭更要增强自身财产的风险管理意识,充分运用保险杠杆,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据了解,近年来异常天气频发也给北京带来不小的损失,比如2004年那场惨烈的“7·10”暴雨,2005年那场20年罕见的冰雹,2006年那场铺天盖地的扬尘以及2007年的恶劣天气。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还表示,各家保险公司也应在产品及服务上积极创新,减少产品的同质化,满足人们不同的保险需求,同时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宣传,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