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前几天有没有吃到一个瓜:
12亿银行存款,突然不见了。
从基金管理人、到托管券商、到银行,都说自己不知情,陷入彼此甩锅的局面。
在这两天,当事银行也出来发布声明了:
大概意思——不关我银行的事,问题出在资管公司内部。
事情到这,明面上也算“破案”了。
但这次爆雷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哪怕是银行存款产品,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超12亿存款,到底去哪了?
我们先来盘一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事情是这样的,从2019年2月起,有投资者购买浙江优策投资公司的“优策月月盈”、“优策长实”、“优策长秀”三只私募产品;
这些产品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协议存款。
协议存款是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利用大额资金去跟银行谈个高一点的存款利率,然后躺着赚利息。
本质上属于存款产品,所以投资者也都很放心。
直到最近,优策投资发现银行流水对不上。
优策公司23年披露年报显示,协议存款合计金额是12.52亿元。(律师函上统计口径为13.2亿元)
但根据6月28号的客户存款账户清单显示,优策两个账户上存款仅剩8万多。
12亿巨款不翼而飞!
而且优策投资还发现——12亿巨款是通过网银转走的,可他们并没有开通网银。
于是优策向长安银行发去律师函,要求承担相应责任。
可银行才不背这锅,随即掏出了与优策签的开通网银补充协议。
银行认为:要问责应该去找托管的券商,因为钱不是凭空消失,而是按照指令转出的。
但券商也不愿意背这锅:他们把钱投到银行协议存款后,就再没有其他操作了。
事情到这,三方就开始互相“踢皮球”了。
直到前两天,长安银行发布声明:
简单捋一下声明,主要有3点内容:
1、网传所用《账户余额明细表》的单据、印章、金额全部是造出来的;
2、优策已向我行发《致歉函》,并对外发《关于网络舆情相关事项的声明》;
3、优策投资内部管理中可能存在违规违法行为,优策实控人已报案。
这下,长安银行算是澄清了,纯粹是优策内部的管理问题。
再多的真相,我们也不得而知了,只能等进一步调查。
不过这次的事件,也暴露出部分投资机构内部管理漏洞,给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
明明是低风险的协议存款产品,却在资金管理上出了问题。
问题并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人,在于监管漏洞。
钱到底要存哪才安全?
这些购买私募的投资者,无非是想在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比存款多赚点。
但实际上,私募不同于存款、保险,没有国家制定的行业大托底。
所以,购买私募产品,重点还是要看发行机构本身,托管银行只是加分项。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担心存款产品。
只要存款本息不超过50万,都有存款保险兜底,银行出事也会全额偿付。
但如果手里闲钱超过50万,把钱放哪才安全呢?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常见的金融机构无非就是三种: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
老百姓存钱基本上也都是从这3种方式中选。
从法律的角度讲:银行可以倒闭,股市可能崩盘,唯有保险公司监管保障最强!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且有稳定收益的“钱袋子”,目前只剩下三种:银行存款、国债、长期财富型保险。
1. 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很稳定,流动性也比较强,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将存款分散在不同银行,每家不超过50万,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存款安全。
2. 国债。国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非常高。但与银行存款一样,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其中,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13年的4.6%降到最近的2.23%。
3. 长期财富型保险。这类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能帮助我们锁定未来的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收益白纸黑字写进合同,安全性很高。
终身年金险:活多久,领多久,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是对冲长寿风险最好的产品,可以用作养老金补充。
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高,灵活性也比较高,本质上是寿险,但因为保单的现金价值在逐年递增,因此具备稳健增值功能,特别适合做资产配置。
和其他财富型产品不一样的是,年金险和增额寿,都可以锁定几十年的利率不变。
写在最后
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中,安全是投资的第一要义。
目前国内公认三大安全等级最高的金融工具:银行存款、国债,以及保险。
如果是短期内要用到的钱,可以考虑银行存款,担心兑付风险的话,可以分开存到不同银行,每家不超过50万;
其次是国债,也可以锁定几年的收益;
如果大家更看中“长期稳健增值”,那么可以考虑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
终身复利增值的收益+堪比国债般安全的资金保障,给自己、给家人留一份托底的保障。
说到这,再提醒一下,距离3%预定利率的产品全面下架,仅剩3天!
大家别嫌烦,已经到最后节点了,担心有朋友错过,白白损失几十上百万!
如果你有任何产品疑问,都可以点这里>>预约专业顾问快速咨询。
上车之前,一定要先搞懂怎么领钱、领多少、什么时候能领,别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