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逐渐进入剧烈活动周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近些年的大地震、厄尔尼诺现象、雪灾、西南大旱等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
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粮食出口国的美国,继2011年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德克萨斯州遭受大旱之后,从2012 年4月至今,又发生了被称为“50年一遇”的重大旱情。由于今年的旱情发生在玉米生长的抽穗开花期,加之持续高温,影响范围包括了素有“美国玉米带”之称的中西部各州。近期公布的美国干旱监测图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严重干旱覆盖了本土55%的面积,是1956年以来美国最严重的干旱天气。干旱地区的总面积为78.14%,达到非常干旱和极度干旱级别的地区面积扩大到占美国本土面积的24.14%。美国48个州遭受异常高温的酷热天气,并且看不到结束迹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称,不排除部分地区的干旱延续到10月后。
目前,受灾地区覆盖了全美32个州的1584个县,大旱引发的问题多达1000多个,旱灾损失严重程度达到10年来的顶峰。处于极度干旱的美国中西部各州是美国乃至世界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区。不断蔓延的世纪大旱,已经影响到全美九成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36%,大豆优良率为38%,而至7月29日的当周,又分别下降至24%和29%。而一年前,玉米和大豆的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美国农业部表示,旱灾已造成全美近半数的玉米、37%的大豆欠收甚至绝收,3/4的牧场干旱严重,并可能使玉米和大豆产量减少到近年来的最低点。其中,玉米收获量将比2011年减少13%,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大豆收成量也将比2011年减少12%,下降到2003年以来最低点。
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毁坏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玉米和大豆作物,美国保险业正在面临其史上最大的农业损失。
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农业经济学家估计,当前旱情将在今年引发大约300亿美元的总赔偿责任,承保亏损达180亿美元。他们表示,在180亿美元损失中,美国政府承担的部分大约为140亿美元,而私营保险公司承担的部分可能为40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认为,私营保险公司的损失稍高于这个数额,达50亿美元。
伊利诺伊大学的加里史尼特基(Gary Schnitkey)和布鲁斯谢里克(BruceSherrick)警告,有些农业保险公司的股东是上市公司,“它们可能尚未意识到自己旗下的农业保险子公司可能产生的亏损规模”。全球保险集团美国安达保险集团(ACE)估计,如果其对旱情的最悲观预测成为现实,公司损失将达2.68亿美元,而全球最大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估计自身损失达1.6 亿欧元。
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表示,其他受到旱情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包括昆士兰保险(QBE)、美国保险公司(American Financial)、富国银行(Wells Fargo)旗下的Rural Community和安联集团(Allianz) 旗下的消防员基金保险公司(Fireman's Fund)。这家评级机构警告,那些以农业保险为主要业务或者业务集中在受灾地区的小规模保险公司,其抗打击能力似乎比多元化程度更高的业界同行要弱得多。 农业经济学家表示,只有到了第四季度农户收割完庄稼之后,才能知晓农作物的实际损失情况。美国气象服务部门上周表示,旱情的肆虐范围覆盖了全美87%的玉米产区和85%的大豆产区。
粮食减产会造成国际粮价一定程度的上涨,但由于中国连续8年粮食增产,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具有宏观调控和保障市场供应的物质基础,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的粮食市场不会造成很大冲击,更不可能威胁国内的粮食安全。但通过对美国及其他国家旱情发展的密切关注,获得如下启示。
第一,旱灾是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要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加强天气预报及旱灾预警,提升农业抗旱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建设,采取政策和措施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利用保险。一旦灾情发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第二,深刻认识再保险的重要作用,通过转移风险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美国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凭借再保险的支持,大灾年份才没有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巨大影响,危及保险公司的经营及生存。
第三,探索新的保险产品,帮助农民分散旱灾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程度,为恢复生产和保障生活需要提供资金来源。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试点天气指数产品,比如降雨量指数产品,一旦降雨量低于临界值就会触发保险赔付,农民可以将及时到位的赔付资金用于抗旱救灾或再生产。
第四,理解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后的连锁反应,关注相关领域保险产品的开发。今年旱灾造成的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整体来说影响不大,但由于我国大豆和豆粕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国际价格变动对大豆等油料作物和蛋白质饲料会产生一定传导作用。饲料价格的波动又会反映到畜牧产品价格上来,加大其价格波动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畜牧生产和产品价格的长期稳定性。设计合理的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可以帮助生产者形成对收入的合理预期,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对生产者的影响,从而达到保障收入、稳定生产的效果。
慧择提示:美国那些农民还是属于比较幸运的,可是保险公司就比较惨了,面对那么高额的赔偿,有的保险公司能不能维持下去还很难说。在中国很多保险公司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列入了免赔范围,很多农民在发生灾害后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之一和最大粮食出口国的美国,继2011年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德克萨斯州遭受大旱之后,从2012 年4月至今,又发生了被称为“50年一遇”的重大旱情。由于今年的旱情发生在玉米生长的抽穗开花期,加之持续高温,影响范围包括了素有“美国玉米带”之称的中西部各州。近期公布的美国干旱监测图显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严重干旱覆盖了本土55%的面积,是1956年以来美国最严重的干旱天气。干旱地区的总面积为78.14%,达到非常干旱和极度干旱级别的地区面积扩大到占美国本土面积的24.14%。美国48个州遭受异常高温的酷热天气,并且看不到结束迹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称,不排除部分地区的干旱延续到10月后。
目前,受灾地区覆盖了全美32个州的1584个县,大旱引发的问题多达1000多个,旱灾损失严重程度达到10年来的顶峰。处于极度干旱的美国中西部各州是美国乃至世界玉米和大豆的主要产区。不断蔓延的世纪大旱,已经影响到全美九成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
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36%,大豆优良率为38%,而至7月29日的当周,又分别下降至24%和29%。而一年前,玉米和大豆的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美国农业部表示,旱灾已造成全美近半数的玉米、37%的大豆欠收甚至绝收,3/4的牧场干旱严重,并可能使玉米和大豆产量减少到近年来的最低点。其中,玉米收获量将比2011年减少13%,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大豆收成量也将比2011年减少12%,下降到2003年以来最低点。
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毁坏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玉米和大豆作物,美国保险业正在面临其史上最大的农业损失。
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农业经济学家估计,当前旱情将在今年引发大约300亿美元的总赔偿责任,承保亏损达180亿美元。他们表示,在180亿美元损失中,美国政府承担的部分大约为140亿美元,而私营保险公司承担的部分可能为40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认为,私营保险公司的损失稍高于这个数额,达50亿美元。
伊利诺伊大学的加里史尼特基(Gary Schnitkey)和布鲁斯谢里克(BruceSherrick)警告,有些农业保险公司的股东是上市公司,“它们可能尚未意识到自己旗下的农业保险子公司可能产生的亏损规模”。全球保险集团美国安达保险集团(ACE)估计,如果其对旱情的最悲观预测成为现实,公司损失将达2.68亿美元,而全球最大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估计自身损失达1.6 亿欧元。
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表示,其他受到旱情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包括昆士兰保险(QBE)、美国保险公司(American Financial)、富国银行(Wells Fargo)旗下的Rural Community和安联集团(Allianz) 旗下的消防员基金保险公司(Fireman's Fund)。这家评级机构警告,那些以农业保险为主要业务或者业务集中在受灾地区的小规模保险公司,其抗打击能力似乎比多元化程度更高的业界同行要弱得多。 农业经济学家表示,只有到了第四季度农户收割完庄稼之后,才能知晓农作物的实际损失情况。美国气象服务部门上周表示,旱情的肆虐范围覆盖了全美87%的玉米产区和85%的大豆产区。
粮食减产会造成国际粮价一定程度的上涨,但由于中国连续8年粮食增产,国家粮食储备充裕,具有宏观调控和保障市场供应的物质基础,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的粮食市场不会造成很大冲击,更不可能威胁国内的粮食安全。但通过对美国及其他国家旱情发展的密切关注,获得如下启示。
第一,旱灾是对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要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加强天气预报及旱灾预警,提升农业抗旱能力,加强农业水利建设,采取政策和措施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利用保险。一旦灾情发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第二,深刻认识再保险的重要作用,通过转移风险增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美国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凭借再保险的支持,大灾年份才没有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造成巨大影响,危及保险公司的经营及生存。
第三,探索新的保险产品,帮助农民分散旱灾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程度,为恢复生产和保障生活需要提供资金来源。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试点天气指数产品,比如降雨量指数产品,一旦降雨量低于临界值就会触发保险赔付,农民可以将及时到位的赔付资金用于抗旱救灾或再生产。
第四,理解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后的连锁反应,关注相关领域保险产品的开发。今年旱灾造成的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整体来说影响不大,但由于我国大豆和豆粕主要依赖进口,因此,国际价格变动对大豆等油料作物和蛋白质饲料会产生一定传导作用。饲料价格的波动又会反映到畜牧产品价格上来,加大其价格波动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畜牧生产和产品价格的长期稳定性。设计合理的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产品,可以帮助生产者形成对收入的合理预期,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对生产者的影响,从而达到保障收入、稳定生产的效果。
慧择提示:美国那些农民还是属于比较幸运的,可是保险公司就比较惨了,面对那么高额的赔偿,有的保险公司能不能维持下去还很难说。在中国很多保险公司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列入了免赔范围,很多农民在发生灾害后只能自己承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