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三级医院改革遭遇瓶颈。“头痛得先医脚病”,上海交通大学医疗卫生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黄丞抛出这话,引来在座者频频点头。这比喻说的是,要缓解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病症,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等顽疾,得先治社区医疗机构的“病”.2009年,新医改吹响号角,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同步启动。不过,当崭新的大楼、先进的设备快速填补了基层医疗原先的硬件不足后,一个关键问题日益凸显--基层医疗人才缺乏。“都说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三级医院改革引来多方关注,但实际问题是,基层医疗不保障,三级医院改革也难。基层医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名三级医院院长如是说。
上周六,首届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召开,卫生官员、高校学者、医院院长、社区家庭医生等,就推行家庭医生制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哪些配套措施展开激辩。
医学生不愿当家庭医生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洁教授最近一次去中山医院,对一个医学生的话记忆犹新。这个祖籍重庆的医学生正在中山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培训结束后,医学生可以与上海各大医院实行“双向选择”.这个重庆学生的唯一担心是,“最后别去了社区医院工作”,“我觉得社区的环境不好,我要留在三级医院。”
医学生不愿当家庭医生,黄浦区卫生局局长赵丹丹感受强烈。最近一次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连外地医学生都不太愿意来”.“眼下家庭医生不仅质量不高,数量也不多,医学生尤其不愿意到中心城区的社区医院工作,担心生活成本太高。”
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发布,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被明确下来。问题是,眼下家庭医生这个岗位对医学生缺乏吸引力。本市全科医生占临床医生仅为6.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英国的数据为50%,德国为40%.此外,家庭医生对社区居民同样缺乏吸引力,这被称为“吸引力双失”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大部分社区医生并不清楚该把病人分诊到哪里去,而社区医生如果没有三级医院下放的“转诊权”,相当于“手中无货”,病人依然不论大病小病都往三级医院跑,医改提倡的“分级医疗”就难以实现。
家庭医生成了“文员”
解开“死结”,首先得提高社区医生的人员质量。提高质量有两条路径,其一,对现有从业者开展密集的职后培训;其二,吸引优秀医学生去社区。两者可有交集,但医学界的共识是,后者是从源头上提高质量,效果将更为长远。
要吸引优秀人才去社区,重庆学生口中的“社区环境不好”引人思考。“全科医生或者说家庭医生首先得是医生,但现在很多东西把他们变得不像医生,不少临床技能荒废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说。
家庭医生不做“医生”的事,说得有些夸张,但现实确有这种倾向。“当前,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和护士的职责分工模糊,医生忙于给签约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做健康宣教等,这不是医生,倒像文员。”一名社区家庭医院团队长告诉记者,过去大半年时间,他终于建立了3000户居民的健康档案。这本是为日后随访打基础,但目前的考核体系下,“上交表格,就等着发奖金。”
当社区实行收支两条线后,收入与支出脱钩,而绩效以建立健康档案、签约率等指标来考核,家庭医生似乎离“医生”越来越远。“这样发展下去,社区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很难提高,患者也不会下沉到社区,好的医生也不愿到社区。”
合理提高家庭医生收入
要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改革现有补偿机制与激励机制,或许可以破题。
收支两条线后,社区医院不用考虑收入问题。“这让社区医院最大程度地回归公益,因为收入与支出都与它无关,由政府与相关部门统筹,但也带来弊端,容易养懒人--干多干少都一样,医生积极性不足。”在不少卫生政策方面的学者看来,中国社区医生的勤劳度、敬业度和国外医生存在差距,很大原因是考核与激励机制成问题。
一些社区正就绩效考核改革开始了摸索。在徐汇区斜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份推行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慢性病管理率”、“预约门诊服务率”、“社区居民满意率”等项目出现在考核中。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周礼明称,肿瘤早期发现率、主要慢性病住院率、人均医疗费用是否下降等,都能成为考核基层医疗的指标。而这又犹如一张多米诺骨牌,关系着医保费用支出、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三级医院改革等诸多工作。
复旦大学社区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赵德余教授称,如果家庭医生做好了“健康守门人”,医保费用会有所下降,可以考虑将节约的费用返回社区奖励医生。这将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家庭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事实上,不少专家也提到,需合理提高家庭医生的收入。
慧择提示:三级医院改革,关键问题是基层医疗人才缺乏。都说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三级医院改革引来多方关注,但实际问题是,基层医疗不保障,三级医院改革也难。基层医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周六,首届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召开,卫生官员、高校学者、医院院长、社区家庭医生等,就推行家庭医生制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哪些配套措施展开激辩。
医学生不愿当家庭医生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洁教授最近一次去中山医院,对一个医学生的话记忆犹新。这个祖籍重庆的医学生正在中山医院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年培训结束后,医学生可以与上海各大医院实行“双向选择”.这个重庆学生的唯一担心是,“最后别去了社区医院工作”,“我觉得社区的环境不好,我要留在三级医院。”
医学生不愿当家庭医生,黄浦区卫生局局长赵丹丹感受强烈。最近一次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连外地医学生都不太愿意来”.“眼下家庭医生不仅质量不高,数量也不多,医学生尤其不愿意到中心城区的社区医院工作,担心生活成本太高。”
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发布,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被明确下来。问题是,眼下家庭医生这个岗位对医学生缺乏吸引力。本市全科医生占临床医生仅为6.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英国的数据为50%,德国为40%.此外,家庭医生对社区居民同样缺乏吸引力,这被称为“吸引力双失”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大部分社区医生并不清楚该把病人分诊到哪里去,而社区医生如果没有三级医院下放的“转诊权”,相当于“手中无货”,病人依然不论大病小病都往三级医院跑,医改提倡的“分级医疗”就难以实现。
家庭医生成了“文员”
解开“死结”,首先得提高社区医生的人员质量。提高质量有两条路径,其一,对现有从业者开展密集的职后培训;其二,吸引优秀医学生去社区。两者可有交集,但医学界的共识是,后者是从源头上提高质量,效果将更为长远。
要吸引优秀人才去社区,重庆学生口中的“社区环境不好”引人思考。“全科医生或者说家庭医生首先得是医生,但现在很多东西把他们变得不像医生,不少临床技能荒废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说。
家庭医生不做“医生”的事,说得有些夸张,但现实确有这种倾向。“当前,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和护士的职责分工模糊,医生忙于给签约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做健康宣教等,这不是医生,倒像文员。”一名社区家庭医院团队长告诉记者,过去大半年时间,他终于建立了3000户居民的健康档案。这本是为日后随访打基础,但目前的考核体系下,“上交表格,就等着发奖金。”
当社区实行收支两条线后,收入与支出脱钩,而绩效以建立健康档案、签约率等指标来考核,家庭医生似乎离“医生”越来越远。“这样发展下去,社区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很难提高,患者也不会下沉到社区,好的医生也不愿到社区。”
合理提高家庭医生收入
要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改革现有补偿机制与激励机制,或许可以破题。
收支两条线后,社区医院不用考虑收入问题。“这让社区医院最大程度地回归公益,因为收入与支出都与它无关,由政府与相关部门统筹,但也带来弊端,容易养懒人--干多干少都一样,医生积极性不足。”在不少卫生政策方面的学者看来,中国社区医生的勤劳度、敬业度和国外医生存在差距,很大原因是考核与激励机制成问题。
一些社区正就绩效考核改革开始了摸索。在徐汇区斜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份推行中的绩效考核体系,“慢性病管理率”、“预约门诊服务率”、“社区居民满意率”等项目出现在考核中。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周礼明称,肿瘤早期发现率、主要慢性病住院率、人均医疗费用是否下降等,都能成为考核基层医疗的指标。而这又犹如一张多米诺骨牌,关系着医保费用支出、居民医疗费用支出、三级医院改革等诸多工作。
复旦大学社区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赵德余教授称,如果家庭医生做好了“健康守门人”,医保费用会有所下降,可以考虑将节约的费用返回社区奖励医生。这将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家庭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事实上,不少专家也提到,需合理提高家庭医生的收入。
慧择提示:三级医院改革,关键问题是基层医疗人才缺乏。都说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三级医院改革引来多方关注,但实际问题是,基层医疗不保障,三级医院改革也难。基层医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