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习惯性地打开股票交易账户。
咦?还是2730点,又是止跌的一天呢。
随即打开各大网站,浏览下热门新闻。
合家欢度小年,立春是美好幸福的开始……
在这洋溢着乐观向上氛围的一天里。
我们来聊一个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如何变有钱?
1、有钱不是目的
一定有人,对钱不屑一顾。
但变有钱,不是目的,而是自由的手段。
有钱之后,我们才能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
很多人,试图用高消费,证明自己是个有钱人。
但有钱的含义,是握在手里的钱很多,而不是花出去的钱很多。
所以变有钱的第一步:控制消费,努力攒钱。
2、变有钱的三个方法论
(1)提高收入
同样的消费,当收入提高时,留在手里的钱自然就会变多。
即便消费跟着水涨船高,最终留下的钱,也还是会变多。
(2)提高投资收益
同等情况下,提高投资收益,钱确实是会变多。
每年存1.2万,3%的收益率,50年后是135万。
但如果将投资收益率提到到5%,50年后将变成251万。
总资产,最后几乎翻倍了。
(3)提高结余率,攒钱
同样是月薪1万,3%的收益率。
每年存1.2万,3%的收益率,50年后是135万。
但如果将每年结余率提高到20%,也就是2.4万,50年后将变成270万。
和提高收入的效果,几乎一样。
3、一个可行方案
一边是把收益率,从3%提高到5%;
另一边是把储蓄金额,从1.2万提高到2.4万。
最终效果,差不多。
但是在收入、投资收益和储蓄率三者之间,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储蓄率。
(1)先来说说提高收入。
当下这个时点,不被辞退不降薪就阿弥陀佛了,涨薪就别想了。
(2)再来说说投资收益。
提高收益率是一件所有人都在努力,却很难见到成果的事情。
3%,在当下,牺牲一些流动性,还是可以达到的。
无论是短期的国债,还是长期的储蓄险,都不难实现。
5%的投资收益,放到十年前,买个指数基金,拿个市场贝塔就够了。
但是现在,三大背景:
背景一:GDP增速从最高的两位数,回落到5%左右,不展开说。
背景二:股票市场,长期半死不活。
新的一年,我们屡创新底,从3000到2800,再到2700.
如果你现在问我,跌到头了吗?
我不知道。
反正我入市的时候,只有2000点,持续了三五年吧。
背景三:所有和房子相关的投资,终将走向死亡。
无论是买卖赚差价,还是收租,收益都不乐观。
还有不知道多少理财平台暴雷,背后多多少少都和房子有些关系。
这样的背景下。
想把收益从3%提高到5%,几乎也是不可能。
如果执意追求更高收益率,那风险势必增加得更快。
(3)最后说说储蓄率
提高储蓄率,是一件你愿意,就一定能成功的事情。
前面1.2万的举例金额,并不是我拍脑袋决定。
而是基于大部分人,1万元左右的月薪,储蓄率10%得出来的。
显然,只要你想,咬咬牙,把结余提高一倍到20%,并不难。
储蓄率变成了送你件事情中,最容易上手,也最容易有结果的事情。
所以想要变有钱,那就多多储蓄。
4、如何储蓄?
储蓄=收入-支出。
无论是提高收入,还是减少支出,都可以提高储蓄。
提到储蓄,很多人第一句,都会问:
攒了钱,放在哪里?
如果金额不是很大,放在哪里都一样。
100块,就算赚10%,也就只有10块钱。
和定期存款那2块钱利息,没啥大的区别。
攒钱的第一步,不要纠结收益率高低,先攒了再说。
实在没地方放,定期存款、余额宝总可以吧?
攒钱的第二步,具象化。
不要说“我要攒钱”,这是假大空的目标。
要把攒钱具象化,“我今年要攒2万块”。
一年攒2万=每月攒1667元=每天攒5.5元。
攒钱的第三步,长期坚持。
一个月存5千,年攒2万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
但每个月都攒1677元,一年就一定是攒够2万块。
大部分人都是按月领工资,那就收到工资,先攒1667元。
后面没钱花了,那就饿着、忍着,穷着,直到下一个月。
当我们已经适应,有钱进账,就先攒起来的思维模式后。
再去考虑,把钱放到哪里的问题。
如果你的控制欲比较强,可以考虑一生中意这样的增额终身寿。
封闭期一过,什么时候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用钱,都由你自己来决定。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担心自己老了会做出错误决策,那就不要持有大多现金,而是把他们换成现金流,比如大家慧选这样的养老金。
到了约定年龄,每年固定另一笔钱,只要活着就能一直领钱,既可以补充社保退休金,也能保证资金的永续和绝对安全。
无论哪种方式,在这个利率下行的时代,都能帮你锁定3%的复利收益。
普通人想要把无风险收益,从 2%提高到3%,难于上青天。
但可以把这个难题交给保险公司。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提高储蓄率。
即便是提高10%的储蓄率,也比提高1%的投资收益率,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