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后,各旅游网站及微博上,有关航班延误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加上不久前发生的两起乘客冲机坪事件,航班延误险也因此备受关注。
理赔手续繁琐成制约瓶颈
76.5%的消费者遭遇过航班延误,而仅有6.5%的消费者曾获得航班延误损失赔偿。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联合民航局运输司对28个城市6000名消费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缺乏统一的赔付标准,理赔手续繁琐,是消费者主动放弃索赔的主因。
也正是因为瞅准了航班延误保险的市场空白点,早在2004年国内就有航班延误险了。之后,不断有保险公司推出类似险种,但旅客一直不太买账。“太麻烦了。单说索要航班延误时间及原因的书面证明,就让人头晕。”自称“空中飞人”的渤海石油公司IT工程师程茹抱怨。那么,从保险公司购买了航班延误险的消费者如果索赔,一般需要走哪些程序呢?本市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被保险人必须在30天内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理赔,然后填写申请表,提交保险单以及个人的身份证明,出示航空公司或者其代理人出具的延误时间及原因的书面证明。有时候,还需出示商务旅行证明等资料。
有了“好险”限制却多
因为理赔简约,春秋航空和大众保险携手推出的航空延误险赢得了乘客的“芳心”。从4月1日到5月1日,两家联手推出航班延误险正好1个月了。“选择购买该险的旅客比例大增,眼下已达乘客数的20%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1个月来,航空延误险销售了7万份左右,已有500多名旅客获得了理赔金。”春秋航空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武安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攻克了航班延误险理赔复杂这一软肋:不需要出具任何证明,也不用索赔,只要购买了航班延误险,一旦涉险,赔付金会自动打到乘客的账户上。” 为啥这么快捷呢?因为春秋航空与大众保险建立了完全对接的信息系统。目前市面上同样可以不出示任何材料,就能方便获得赔偿的,还有淘宝网上购买的航班延误险。但这两款方便理赔的延误险都有限制条件。前者只适用于春秋航空公司的航班,后者则必须是通过淘宝购买机票。
市场呼唤统一赔付标准
近来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创新航空延误险理赔规则的保险公司多了起来。比如,平安保险公司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共同开发的航空延误险针对中高端客户“出险就赔”,也大大简化了理赔程序。天津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丁勇指出:“金融机构的介入,对于航空公司统一赔付标准的建立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了解,目前民航局对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赔偿责任,并没有刚性约束。民航局2004年下发的《对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航空公司要对旅客进行经济补偿。不过,《意见》没有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具体的补偿标准目前仍由航空公司自行制定,责任认定上也缺乏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常常不能及时反馈给旅客。这导致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航班延误得到赔偿的乘客极少。
而欧盟等地,已经从立法层面对航班延误规定了强制性赔偿标准,乘客依据航程远近、延误时间等因素,可获得从250欧元到600欧元不等的赔偿,同时航空公司还必须提供多种应急措施供乘客选择。丁勇说:“有了白纸黑字的执行标准,就没了讨价还价的矛盾滋生空间。”有一点必须明确,旅客买了延误险,不能代替航空公司对乘客的经济补偿,二者并行不悖。
【慧择提示】保险在今天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善各种保险体制,加强对保险行业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着保险行业在未来继续健康高效的发展,也关系着民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