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公司陆续公布其2017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各家2017年过得是好是坏高下立现。曾经的万能险大户们偿付能力数据均在回暖,利润有所提升。不过,部分“老大难”净现金流依旧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退保率上升。
就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这对“难兄难弟”2017年依旧垫底,不仅偿付能力不达标。中法人寿已多次开口向股东方借钱,公司管理层也降薪以度过难关。新光海航人寿方面,在2014年、2015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陆续被监管部门叫停新业务和新设分支机构,截至2017年底,这一窘境仍未见“破冰”。
万能险大户现金流堪忧
尽管曾经的万能险大户们偿付能力指标回暖,而险企的生命线——净现金流却不是每家机构都能“维稳”。
据澎湃新闻梳理,华夏人寿、生命人寿、上海人寿这三家险企四季度净现金流为负数。拆分来看,华夏人寿连续两季度净现金流出,三季度净现金流出73.8亿元,到了四季度,净现金流出增加,达到97.61亿元。对此,华夏人寿表示,由于开门红季度承保量高于其他季度,相应业务端的流出也大于其他季度,公司称在面对流动性不利情境下,依然能够维持较高的安全边际。
同样,上海人寿也已连续两季度净现金为负数。2017年三季度,上海人寿净现金流出1.75亿元,四季度公司净现金流出5.27亿元。上海人寿方面称,公司将时刻关注流动性管理,确保不发生流动性风险。
生命人寿四季度净现金流出高达123.27亿元,对此,生命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解释称,由于2017年业务结构转型,公司主动控制趸缴业务规模,做大价值类业务保费,通过存量资产的盘活,释放投资业务现金流入,支付保险业务现金流出,因此,公司业务净现金流有所降低。
上海人寿由于关联交易、内部审计等方面存在问题,被保监会禁止与其第一大股东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开展资金运用等相关关联交易半年,并及时整改所存在的问题。
华夏人寿则因为其陕西分公司和海南分公司三亚中心支公司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的行为,被当地监管机构点名罚款。
生命人寿在则因为其报送的问责材料不完整、案件管理不力,被保监会要求在一个月内重新报送材料。
中法人寿、新光海航人寿深陷泥淖
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队伍里,还是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两家“老面孔”。
背靠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的新光海航人寿由新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和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各出资50%设立,注册资本5亿元。2017年末,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400%以下,据预测,2018年一季度末,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将降至-500%以下。此外,其净利润、净现金流、净资产已持续多个季度均为负数。公司由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连续被保监会评为D类保险公司。
新光海航人寿如今的窘境和股东之间的分歧不无关系。2014年中,股东双方原定对新光海航人寿进行增资,后因海航集团资金未到位而告吹,此后新光海航人寿发展一度进入停滞阶段。从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来看,股东方并无对新光海航人寿进行增资的打算。在“垫底”的近两年时间里,保监会先后约谈了两位股东,并要求公司暂停增设分支机构、停止开展新业务。实际上,海航系还通过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另一家保险公司渤海人寿20%的股份。
同样举步维艰的还有中法人寿。
到2017年四季度末,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4000%以下,保险业务收入为0,净利润、净资产均为负数。公司在偿付报告中直言,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偿付能力不足,因资本金长期没有得到补充,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评估体系下,公司经营费用支出导致实际资本持续下降,公司总体偿付能力低于监管要求水平;二是流动性不足,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资本金从末得到过补充,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消耗殆尽,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现流动性枯竭情形;三是人员不足,因目前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经营费用管控,导致人员流失,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保证覆职的风险。
在2017年4月下旬中法人寿陷入流动性枯竭后,截至2017年底,中法人寿已经向股东借款1.31亿元。“日常运营均靠股东借款维持”中法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直言。
从目前中法人寿的股东结构来看,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0%、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下称法国人寿)各持股25%。
2017年8月,中法人寿向保监会提交增资申请,拟引入新股东,总计增资13亿元。截至目前,本次增资计划尚未得到放行。
2017年四季度压力情景下的流动性覆盖率与上季度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是预计2018年一季度满期、赔付、退保现金流出较多,使得未来一个季度内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流动性覆盖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