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7日,保监会为2018年保险行业监管定调,在印发的《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中,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21项硬指标,坚决筑牢保险业风险“防洪堤”,切实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监管从严 多管齐下防风险
2018年严监管与2017年无缝对接。在《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中,其部署的3年监管规划目标,要求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保险监管制度短板持续补齐、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保险消费者满意度普遍提高、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提升。
在下达的21项硬指标中,要求用3年时间重点防控和处置少数问题公司风险、防控和处置公司治理失效风险、防控和处置资金运用风险。
保监会相关人士指出,今年,加强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将是从严监管的一个重点。在防控和处置公司治理失效风险方面。要全面开展针对股东背景、资质、关联关系的穿透性审查,严查违规代持。依法处置陷入治理僵局的保险公司,追究相关股东责任,必要时启动市场退出机制;在防控和处置资金运用风险方面。重点防范保险资金违规投资风险,特别是逃避关联交易监管、向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的风险。重点防范非理性并购、炒作股票、通过金融产品嵌套违规开展不动产投资、短钱长投等激进投资风险。重点防范投资失败导致大额损失的风险。
事实上,去年以来,保监会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在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方面,保监会陆续出台制度24件,修订制度4件,增补条款42条、修订67条、删减34条。在保险监管制度笼子层层织牢、织密的同时,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开出的发单量也创下历年最高纪录。据统计,保监会开出了47张罚单,各地保监局出具了860张罚单,总计907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1.1亿元。
在治理重点领域和问题公司等方面,2017年保监会公布了37张监管函,直指30余家保险机构监管套利、利益输送、资产质量、资产负债错配等风险点;保监会不仅对《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两次征求意见,还对保险公司股东或与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出现的问题下发10余份监管函。
新年伊始,保监会对多家保险及相关机构进行监管处罚。截至1月15日,保监系统官网今年共公布罚单94张,其中保监会公布罚单共5张,各地保监局公布罚单共89张。合并处罚金额约2000万元,其中涉及处罚个人约600万元。
从严监管意在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的“初心”,纠偏行业发展。保监会相关人士表示,2018年,政策法规多管齐下“最严监管”将延续,还有一系列监管正在路上。
保监会相关人士透露,下一步,保监会将修订完善《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保险公司所属非保险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及有关操作规程。修订《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市场准入管理的工作实施细则,修订《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行业发展去伪存真
严监管催生行业新变化。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保险业仍将保持稳健增长,其中保障型产品将得到加快增长。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认为,2018年保障型产品保费预计将持续较高增速。以健康险为代表的长期保障类产品的短期增长预计为20-30%,上市寿险公司的增速预计为35%以上。此外,预计2018年行业原保费预计增长11.5%左右,其中人身险预计增长13%左右,财险预计增长7%左右。
短期理财型产品将持续萎缩。从2017年1-11月的数据来看,万能险累计新增交费为5,536亿元,同比减少50.69%。人身险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万能险保费占比处于低位,此前的万能险“大户”纷纷消失,有10多家公司的万能险保费同比大降90%以上。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望显着提升。2017年前三季度,从提供资金支持来看,保险业定期存款余额超过1.4万亿元,是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重要资金来源;投资债券和股票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超过7.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3%。从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来看,以债权、股权计划形式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投资规模达7720.74亿元;以债权计划形式支持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投资规模分别达2986.18亿元和1224.35亿元。
尽管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保监会相关人士透露,2018年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和矛盾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保险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从行业内部看,保险业正处于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期、多年积累深层次矛盾释放期和保险增长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公司的风险逐步暴露,各类违法违规乱象丛生,特别是少数问题公司风险、公司治理失效风险、资金运用风险、保险风险、资本不足风险、新型保险业务风险、外部传递风险、群体性事件风险等重大风险因素不容忽视,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机构看好险企业绩
华泰证券认为,在利率、供需等多重维度共振下,保险板块价值将逐步释放。随着市场行情回暖,投资端收益可观,同时在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环境下,折现率已出现向上拐点将催化利润释放。整体投资环境有所改善,股市行情回暖,债市收益率屡创新高。目前,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有助于险企固定收益类投资再投资收益的提升,预计明年业绩增速较为乐观。
在权益投资方面,险资持谨慎乐观态度。2017年,险资更关注投资蓝筹股,保险资金通过股票、股基等权益类资产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在股票市场的行业配置上偏向于蓝筹股。不少机构预计今年险企投资业绩保持向好态势。
据统计,从2017年年初至2018年1月17日,4只保险股股价涨幅远超市场水平,中国平安股价涨122.65%;新华保险(601336)的涨幅超过53%;中国太保(601601)的涨幅超过52%;中国人寿(601628)的涨幅较慢,但也接近34%。
平安证券缴文超指出,2018年保费方面:保险产品需求依然广阔,健康、养老等险种未来空间很大,而对于保费的增速不用过于担心。险种结构方面:无论从供给、需求或是政策引导来看,未来险种结构依然会在持续改善,新业务价值及价值率将持续提升带动内含价值稳步增长。利润方面:明年主要受益于准备金折现率上行带来的利润释放,同时剩余边际摊销的加速都可以保障明年上市险企利润的增长。未来保险股的价值会随着内含价值的增长获得稳步的提升。
海通策略预计,2017年全年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基金2.01万亿元,考虑部分资金投资港股,保守估计2017年流入A股资金约1.7万亿元。2017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均保持在13%左右,如果2018年投资比例维持13%,并考虑部分资金投入港股市场,预计给A股带来增量资金约2900亿元。
慧择提示:2018年,保险监管部门仍将纠偏、厘清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严监管贯穿全年,保障型产品保费将保持较高增速。业内估算,保费高增长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约29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