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建设资金问题,其次是分配的公平问题。这两大问题相互缠绕,纠结不已。经济适用房的“滞销”,正是分配公平问题和资金问题的共同反映。经济适用房作为产权式的保障房,其可交易性及其巨大的获利空间导致了社会资源不公平分配,让少数人可以凭借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的价差以及房产升值而带来财富增值。
针对“共有产权”房,由于需要保障对象拿出部分现金且难以获取贷款,相比租赁性保障房,其门槛要高出很多,这就给低收入的保障对象增添了相当的经济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很可能让保障对象放弃购买权利,从而背离了保障房对低收入人群的保障初衷。
上海银监局召开工作会议,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在会上表示,允许平台贷款在有偿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适度新增。阎庆民指出,要严防信用风险,尤其是系统性和区域性的代偿性风险。对高风险房地产企业要实行“名单制”管理,并加强同业信息共享,控制增量,调节存量,推进房地产信贷结构调整。他并表示,上海银监局将积极督促上海银行业推进融资平台贷款常态化、科学化管理。
此外,阎庆民强调,要高度关注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坚决禁止高息揽存、互相交易存款和违规吸存、违规串类等行为;要继续密切关注信用卡、理财、票据融资、关联交易、保险代理等领域的突出风险,加强监测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同时,阎庆民认为,2010年以来,上海银行业继续保持稳健良好发展势头,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资产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来自上海银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达6.9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各项存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不良贷款余额为274.99亿元,比年初减少73.55亿元,不良贷款率0.8%,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实现利润797.75亿元,同比增长33.9%,盈利增势强劲;拨备覆盖率达213.42%,较年初上升63.69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率235.73%,较年初上升24.08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沪上银行业机构集聚日益增显,上海成为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台资银行、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落户上海,多家中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成功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融资。
慧择提示:变化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一不小心风险就会给我们带来损失,所以平时就要做好全面保障,慧择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