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据悉,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9.2,说明消费者对市场保险产品还算较为满意。
根据调查,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多样性和服务的专业性比较满意,对保险销售和理赔诚信较认可。但调查也显示市场上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不足、业务人员推荐保险产品的适当性仍需改善,行业仍需以消费者为导向改进产品开发和销售。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目前保险产品供给虽然充足,但部分存在侧重理财而风险保障特点不突出的问题。对于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一些风险保障型产品,如养老、健康、医疗等,仍有较大的产品创新空间和市场需求潜力,保险业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还大有可为。”调查称。
该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自身信息获取、购买决策能力以及消费能力较为自信。相比银行、保险中介等渠道,保险公司自营在第一信任渠道中占比达六成以上;保险消费者对互联网新兴渠道有一定的认知广度,但信任深度还需培养。
“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到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整个行业政策的变化,小到购买一款保险产品以及一次出险的理赔经历。”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说,信心指数指标体系可以反映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状况和变动趋势,定期编制发布信心指数,可以引导保险企业由注重规模向注重服务转变。
据介绍,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首次编制,未来将继续完善和丰富。
慧择提示:影响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因素有很多,如理赔服务水平、产品多样性等。目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多样性和服务的专业性比较满意,但同时保险机构对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还应给与更多关注。
根据调查,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多样性和服务的专业性比较满意,对保险销售和理赔诚信较认可。但调查也显示市场上保险产品的吸引力不足、业务人员推荐保险产品的适当性仍需改善,行业仍需以消费者为导向改进产品开发和销售。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目前保险产品供给虽然充足,但部分存在侧重理财而风险保障特点不突出的问题。对于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一些风险保障型产品,如养老、健康、医疗等,仍有较大的产品创新空间和市场需求潜力,保险业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还大有可为。”调查称。
该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自身信息获取、购买决策能力以及消费能力较为自信。相比银行、保险中介等渠道,保险公司自营在第一信任渠道中占比达六成以上;保险消费者对互联网新兴渠道有一定的认知广度,但信任深度还需培养。
“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到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整个行业政策的变化,小到购买一款保险产品以及一次出险的理赔经历。”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说,信心指数指标体系可以反映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状况和变动趋势,定期编制发布信心指数,可以引导保险企业由注重规模向注重服务转变。
据介绍,2015年中国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首次编制,未来将继续完善和丰富。
慧择提示:影响保险消费者信心的因素有很多,如理赔服务水平、产品多样性等。目前,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多样性和服务的专业性比较满意,但同时保险机构对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还应给与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