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障在性质、目的、保障对象、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们之间存在着替代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截然对立的。一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难以独自承担。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共生互动发展,是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关键。
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明确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鼓励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因此,研究将商业保险的运行机制引入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保险业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医改工作、服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障模式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划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商业保险模式、社会保险模式和国家保障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医疗保障体系效率低下、公平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各国政府纷纷对其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商业保险模式国家的改革注重在继续发挥商业健康保险优势的同时,逐步扩大政府保障的覆盖范围。而社会保险模式和国家保障模式则开始重视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会保险领域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竞争等方式,来达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率的目的。
1.美国
美国是典型的商业保险模式,商业保险在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覆盖了67.9%的美国人(部分人口同时享有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政府主要为老、弱、病、残、幼及军人提供医疗保障,15.3%的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美国医疗保障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未实现全民覆盖,目前美国没有任何健康保险保障的人数约为4600万人。第二,医疗费用增长过快。1960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仅为148美元,2006年增长到7026美元,增长了46.47倍。特别是政府Medicare和Medicaid项目费用的增长均快于政府预算和总体经济的增长,以每年14.7%的增速上升。2007年,美国医疗支出占其GDP的16%,预计2016年这一比例会高达20%,高居世界前列。第三,医疗保障投入高、产出低。美国医疗支出居世界前列,同时医学教育以及医疗技术都走在世界的前沿,但是其健康产出的效率却并不高。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均位于全球第30位。
为降低政府医疗保障项目的成本,从1990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将其主办的Medicare和Medicaid中的管理式医疗服务、理赔审核、结算支付等委托给蓝十字、蓝盾组织及其他商业保险机构经办,这一做法已经被一半的州采用。
2.荷兰
荷兰的医疗保障制度采用社会保险模式,即政府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救助,中低收入劳动者参加社会医疗保险,高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和中低收入者的补充医疗保险则通过商业保险实现。在荷兰,政府和社会保险占医疗卫生费用融资比例的70%。
上世纪后期,荷兰医疗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医疗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大景背下,遇到持续的挑战:一是医疗福利开支大增,从1960年占GDP的4%增加到2005年的10%,达到627亿欧元(人均近4000欧元),财政预算面临沉重压力;二是社会医疗保险因为缺乏竞争而面临效率低下问题;三是部分中高收入者因无法享受价格相对低廉的社会医疗保险而不满。
自2006年起,荷兰开始对其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进行改革,其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公平和效率,采用的原则是“更多的竞争和更少的政府管控”,规定所有劳动者都必须参加统一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提供者从原来只限于非营利性社保机构,改为引入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竞争,即所有机构提供基本服务项目必须是相同的,且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任何投保者。参保人则可以自由选择原有的社保经办机构或是商业保险公司。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人群,政府给予医疗补贴,超出基本保险项目的保障,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补充保险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