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获准干“私”活
9月11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设立保险私募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提出保险资金可以设立私募基金,险资运用因此再度松绑一环。《通知》立足支持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结合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负债稳定等特点,对设立保险私募基金进行具体规范。
某保险机构投资管理人士表示,相比于原来险资在投资决策环节中话语权有限的情况,未来险资在成为合伙人后,在相关业务操作中面临更大的主动作为空间。长期来看,政策的松绑有利于保险资金锻炼和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市场处处长贾飙表示,在原来的投资框架下,保险资金无法投资设立或参股私募基金。但随着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发展,多个方面的需求逐步涌现,使得监管层开始研究险资参与这一灵活投资形式的可能,“社会资本要加大股权投资的力度,尽可能降低贷款的比重。而保险资金如果要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就要有一定的合适的方式,私募基金是加大股权投资最好的方式和途径。”
从保险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在经历资金运用权上收的集中化、专业化的保险资管1.0版改革和2012年以来拓宽险资投资范围的保险资管2.0版改革之后,3.0版的改革将着眼于更大的投资空间。贾飙表示,市场化改革后,保险资金还没有完全享受到实体经济高增长带来的好处,且保险投资在追随传统的金融市场时有随波逐流的状况。“最近讨论较多的是资产荒的问题,银行、信托都在找好的项目对接实体经济,而保险资管要走的路还太长,包括保险资管业协会近期正在考虑非标资产估值等工作都是保险资管3.0提出的对接实体经济的最基础要求。”
掘金行业“好故事”
险资可涉足的私募基金类别和投向在《通知》中得以明确,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设立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夹层基金、不动产基金、创投基金及相关母基金,重点投向国家支持的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健康医疗服务、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和领域。无论是已设立的两方私募基金还是正在谋划设立的基金,都在尝试借助成长空间较大的行业掘金“好故事”的投资价值。
贾飙表示,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方面,保险资金在投资相关产业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情况看,已有两方试点保险私募基金运作顺利,收益也相当不错。
投资机构人士表示,保险不太喜欢主动型基金,而在探索借壳、并购上市等基金投资业务方面需求较大。目前,除了大型保险机构,一批中小型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参与,如百年人寿就投了很多私募股权基金。保险机构的参与体现出其对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视程度正逐渐提高。但另一方面,具体项目是否适合保险资金,在产品估值等方面都会出现很多变数,且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投资决策流程复杂,尚未对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进行适当授权等,都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
华旸表示,合源资本已投资的项目涉及TMT、环保、医疗健康等领域公司,未来主要退出渠道包括新三板、战略新兴板和并购退出。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特点目前呈现投资增速较快的特点,但整体占比仍然偏低。近期一些机构投资UBER、蚂蚁金服、滴滴打车,说明行业在探索股权投资方面有了更多的动作。下一步,专项型的基金可能成为重点推进的项目。针对某一企业的混改项目,或某一行业(如民航业)的基金或将受到关注。
笔者获悉,目前正在筹划运作的保险参与私募基金主要关注的标的包括体育等成长潜力被看好的行业,以及一些以不动产、优先股、PPP项目为投资对象的夹层基金。在专项基金方面,混改题材、并购题材等风险容易识别的项目也得到险资的青睐。一些保险资金正在尝试介入国企改革题材,希望能成立和混改有关的私募基金,借助改革题材获取投资收益。
接近保监会的人士笔者表示,目前不动产基金亦被认为是险资下一步介入私募基金的重要突破点,而保监会也鼓励业内机构积极探索。虽然此前有过探索失败的案例,但这一方向仍应是保险机构努力的重点。“因为对保险机构而言,与此相关的很大一部分市场将面向养老需求,保险业延伸到养老产业方向的过程中,设立私募基金是比较好的方式。监管层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扇门,具体的探索和创新由市场主体加大创新力度来实现。”
慧择提示:保险机构如果想要用险资设立私募基金,需要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说,基金发起人构成、投资人员在项目中的话语权等等。所以如何合理的运用险资,还需要保险机构进一步商讨明确,争取用最少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