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养老床位抢不到,郊区和农村的养老床位空荡荡,这种冷热不均现象普遍存在于国内城市。
郊区和农村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养老床位闲置现象严重,并不意味着养老床位真的配置多了。实际上,郊区和农村的养老床位之所以供给超过需求,只是因为很多老人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
老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除了价格,最关心的两个因素:一是医疗条件,一是离家距离。如果一定要把这两个因素分出高下,那么养老机构医疗条件好不好是决定入住率的关键因素。处在郊区和农村的养老机构,除了极少数走高端路线的以外,绝大多数整体环境,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很好。由于性价比不高,郊区和农村的养老机构对老人缺乏吸引力,导致养老床位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而城区的养老机构由于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入住率较高。有些条件特别好的养老机构,有意愿入住的老人数量远远大于养老床位数量,一直处于爆满状态。
我国一向重视老年人权益保护,也十分关注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各地不仅大力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不仅政府投资兴办养老机构,也出台扶持性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同时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以公建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等等。
但是,各地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时,对统筹发展重视不够,缺乏“一盘棋”大局意识。一个城市往往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各个县区都是各自为政,形如一盘散沙。在这种情况下,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总体数量确实增加了,但由于和老人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并没有给老人带来多少实惠,床位闲置现象严重,造成社会资源巨大浪费。
慧择提示:农村养老机构空床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养老机构的整体环境差,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设施都跟不上城市的步伐。对于农村的养老机构应该做到养老机构和养老床位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数量和质量都和需求匹配,利用率就可以达到理想状态--城区养老床位不会“一床难求”,也不会出现郊区和农村养老床位大量闲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