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以来,我国保险行业利好因素不断,保险业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进入2015年后,各项利好影响延续,保险业将要做大做强资产池,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2015年保险业三突破——领域+地域+工具
在“史上最佳”成绩单的背后,正是保险资金触角已经伸及越来越宽广的领域:不仅表现为依然活跃的二级市场和固定收益类市场,开闸4年的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另类投资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并且,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品也纳入到险资配置的盘中。过去两年来的数据显示,保险资管产品受益于政策松绑,涉及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诸多领域,比如,已试点的10单股权投资计划,规模接近800亿元,受到中小险企追捧的组合类资管产品,规模达到1800亿元;保险资金成为诸多国家重大项目的合伙人,比如,大约1000亿元险资投入棚户区改造、360亿元险资参与中石油管道项目、320亿元险资参加中石化混改项目。
“未来的保险业资产管理,将在投资领域、投资地域、投资工具等方面实现更多突破。”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从资产端看,要把握新投资机会涌现带来的资产管理创新,比如,重大项目和新兴投资双轮驱动,保险资产全球配置稳步推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推动保险资产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投资领域、地域、工具的突破,势必对监管能力构成挑战。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此前解释说:“保监会从思想理念创新、政策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品业务创新五个方面,持续推进保险资管市场化改革,可以尝试案例制方法,由个别机构先行试点再向行业推广,涉及全行业的创新坚持政策制度先行,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创新,并容忍创新带来的失败,这样既能保持市场的活力,又能够防范风险。”
保险公司举牌A股——战略控股or财务投资
对于2015年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多位受访的保险业资管人士均给出“预期良好,相对谨慎”的策略性回答。然而,近几日跃入公众视野的,正是保险机构在二级市场大手笔运作的身影:1月23日、26日,安邦集团再度斥资51.08亿元增持民生银行4.92亿股A股,自去年11月28日以来,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安邦集团通过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已从5%增至22.51%,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是为拓宽经营范围以实现金控目标:还是当事人口中所强调的“财务性投资”?针对安邦集团这一攻城略地般的资本运作手段,几乎所有的市场猜测都倒向了第一种,进而被称之为“安邦式扩张”。
也有一种分析认为,基于对A股市场显现“价值洼地”的预期,“安邦式扩张”不乏财务性投资的战略考虑。2013年12月初至2014年期间,安邦集团经过两次举牌共持有招商银行1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014年3月至年底,“安邦系”合计持有金融街总股本20%,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外,安邦集团买入金地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买入万科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在很多人看来,像安邦集团这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快速提升资本金、择二级市场强势增持股票的做法,并非所有保险同业能够效仿。但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基于对A股市场的价值预判,在二级市场表现活跃的也不乏其他保险机构的身影。如华夏人寿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在A股市场多次举牌同洲电子,目前已持有其10%的股份。截至发稿,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同洲电子股价已从华夏保险当日增持的均价7.65元上涨至11.52元,累计超过50%。
对于险企近期在二级市场的活跃表现,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此前答复媒体时强调:“应增强保险机构的投资自主权和自主判断风险的能力,保险机构可以根据自身负债特征、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投资理念来决定其投资方向,在监管政策范围之内开展股票投资业务,对此,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是加强风险管控,这是一个主要目标。”
保险业跟随大势——养老健康+城镇化+小微企业
对比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保险业将会经历加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当前,我国人均GDP水平到达7500美元,居民在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休闲娱乐、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等方面的需求,正呈现出愈益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趋势。
2015年,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被列入保险监管工作三项重大改革之一。按照工作部署,监管层将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引导保险资金更好地投资养老健康服务产业,并直接投资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大关,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9.33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发起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达到1.1万亿元,较2014年初大幅度增长56.8%,有1072.5亿元资金参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但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变化,会更加直接地影响到保险资金运用。”项俊波同时向全行业提出了风险警示:经济去杠杆化必然导致信用风险加大,固定收益类投资的风险隐患将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进行债务甄别工作,将导致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变数加大;保险与实体经济、其他金融业的接触面和渗透度在大幅提高,来自宏观经济运行和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交叉传递,对保险业造成影响;近一段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我国资本市场波动性增大,保险投资面临一定挑战,资金运用风险也在积累。
慧择提示:2014年,保险业交出“史上最佳”成绩单,在今年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将实现领域、地域、工具三方面的突破。此外,保险业将跟随大势,进一步加大对养老健康、城镇化、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2015年保险业三突破——领域+地域+工具
在“史上最佳”成绩单的背后,正是保险资金触角已经伸及越来越宽广的领域:不仅表现为依然活跃的二级市场和固定收益类市场,开闸4年的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另类投资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并且,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品也纳入到险资配置的盘中。过去两年来的数据显示,保险资管产品受益于政策松绑,涉及基础设施债权计划、股权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诸多领域,比如,已试点的10单股权投资计划,规模接近800亿元,受到中小险企追捧的组合类资管产品,规模达到1800亿元;保险资金成为诸多国家重大项目的合伙人,比如,大约1000亿元险资投入棚户区改造、360亿元险资参与中石油管道项目、320亿元险资参加中石化混改项目。
“未来的保险业资产管理,将在投资领域、投资地域、投资工具等方面实现更多突破。”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从资产端看,要把握新投资机会涌现带来的资产管理创新,比如,重大项目和新兴投资双轮驱动,保险资产全球配置稳步推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推动保险资产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投资领域、地域、工具的突破,势必对监管能力构成挑战。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此前解释说:“保监会从思想理念创新、政策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品业务创新五个方面,持续推进保险资管市场化改革,可以尝试案例制方法,由个别机构先行试点再向行业推广,涉及全行业的创新坚持政策制度先行,在最大程度上支持创新,并容忍创新带来的失败,这样既能保持市场的活力,又能够防范风险。”
保险公司举牌A股——战略控股or财务投资
对于2015年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多位受访的保险业资管人士均给出“预期良好,相对谨慎”的策略性回答。然而,近几日跃入公众视野的,正是保险机构在二级市场大手笔运作的身影:1月23日、26日,安邦集团再度斥资51.08亿元增持民生银行4.92亿股A股,自去年11月28日以来,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安邦集团通过连续12次增持民生银行,持股比例已从5%增至22.51%,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是为拓宽经营范围以实现金控目标:还是当事人口中所强调的“财务性投资”?针对安邦集团这一攻城略地般的资本运作手段,几乎所有的市场猜测都倒向了第一种,进而被称之为“安邦式扩张”。
也有一种分析认为,基于对A股市场显现“价值洼地”的预期,“安邦式扩张”不乏财务性投资的战略考虑。2013年12月初至2014年期间,安邦集团经过两次举牌共持有招商银行1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014年3月至年底,“安邦系”合计持有金融街总股本20%,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外,安邦集团买入金地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买入万科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在很多人看来,像安邦集团这样能够在较短时间快速提升资本金、择二级市场强势增持股票的做法,并非所有保险同业能够效仿。但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基于对A股市场的价值预判,在二级市场表现活跃的也不乏其他保险机构的身影。如华夏人寿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在A股市场多次举牌同洲电子,目前已持有其10%的股份。截至发稿,自去年12月23日以来,同洲电子股价已从华夏保险当日增持的均价7.65元上涨至11.52元,累计超过50%。
对于险企近期在二级市场的活跃表现,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此前答复媒体时强调:“应增强保险机构的投资自主权和自主判断风险的能力,保险机构可以根据自身负债特征、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投资理念来决定其投资方向,在监管政策范围之内开展股票投资业务,对此,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是加强风险管控,这是一个主要目标。”
保险业跟随大势——养老健康+城镇化+小微企业
对比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保险业将会经历加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当前,我国人均GDP水平到达7500美元,居民在医疗健康、养老养生、休闲娱乐、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等方面的需求,正呈现出愈益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趋势。
2015年,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被列入保险监管工作三项重大改革之一。按照工作部署,监管层将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引导保险资金更好地投资养老健康服务产业,并直接投资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保险业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大关,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9.33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发起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达到1.1万亿元,较2014年初大幅度增长56.8%,有1072.5亿元资金参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支撑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但经济金融领域的风险变化,会更加直接地影响到保险资金运用。”项俊波同时向全行业提出了风险警示:经济去杠杆化必然导致信用风险加大,固定收益类投资的风险隐患将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进行债务甄别工作,将导致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变数加大;保险与实体经济、其他金融业的接触面和渗透度在大幅提高,来自宏观经济运行和其他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可能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交叉传递,对保险业造成影响;近一段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我国资本市场波动性增大,保险投资面临一定挑战,资金运用风险也在积累。
慧择提示:2014年,保险业交出“史上最佳”成绩单,在今年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将实现领域、地域、工具三方面的突破。此外,保险业将跟随大势,进一步加大对养老健康、城镇化、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