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纷繁复杂的“三期叠加”阶段,而管理风险被认为是资管的核心能力。在上周五举行的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多位人士均表示看好未来资产管理的发展。在不断扩张的资管舞台上,具有风险规避属性的金融衍生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海通证券总裁瞿秋平介绍,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低迷,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当前正在逐步复苏,2013年全球资管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68.7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3%。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保持了更有力的增长。
他认为,国内资管行业同样增长迅速,潜力巨大。2006年,国内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资管行业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到去年年底达到3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但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资管规模占GDP比重仅为5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假设未来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速为2004年到2014年的平均值16%,以当前资管总规模占国内居民储蓄存款70%的比例计算,2020年国内资管行业的总规模将超过90万亿元。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资管行业的‘黄金十年’,我认为未来十年将是资管行业‘钻石十年’。”光大银行副行长张华宇很乐观地预计。
机遇和风险往往如影随形。以往基于经济上行趋势的很多思维方式、经营方式、产品设计,在如今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将不再适用。据了解,商业银行已在积极探索变革之道,在理财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投资范围扩大到商品和其他衍生产品。对于如何有效控制和化解经济下行周期的风险,浦发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杨再斌表示,“资管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风险,现在市场已经有不少风险管理工具,比如股指期货、商品期货,以及未来将推出的ETF期权、个股期权、股指期权等”。
“如今泛金融与大资管正在对金融进行重新定义,金融服务逐渐走向大融合,金融机构正在走向合作发展。”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认为,以往泾渭分明的各个金融子行业,如今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呈现出跨界经营的新局面。
证监会近日向部分期货公司、券商下发《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资产管理行业统一监管趋势渐露端倪。目前,国内资管行业百花齐放,但也明显存在零散分割、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问题。“从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市场应该走向统一、标准,各类机构应该在相同的法律框架和监管标准下同台竞技,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开展竞争。”工商银行资管部副总经理杨治宇表示。
“期货资管需找准竞争的方向,学习银、证、保等资管老大哥的成熟模式。”一位期货资管人士表示,期货资管也有天生的优势,包括期货的衍生品研究与组合投资,利用衍生品进行结构化风险管理等。这将是期货公司未来对外寻求合作的筹码以及参与竞争的立身之本。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正逐步复苏,我国资管行业同样增长迅速。未来十年将是国内资管行业的“钻石十年”,而金融衍生品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