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2013年6月,身在国外的李女士飞回国内,照顾生病的69岁母亲,本想把之前汇给母亲的100万存款取出来急用,到了银行才发现存款已经变成保单,如果一定要取出来的话,得扣除5万多元的违约金。
原来,在两年前,母亲受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鸡西市分行业务员以高利息误导,以为是银行理财产品,买到的却是6年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国寿鸿丰两全保险(分红型)”,如果未到期就退保,就得扣除违约金。根据计算,就算这6年期保险到期,也只能获得约6.5万元利息,收益远低于定期存款。
支招
1.家有60岁以上老人的话,大额存款尽量由子女到银行存。从今年1月开始,银保新规要求银行向65岁以上老人卖保险时,不得现场出单,在一定程度上拦截了销售误导。
2.在银行办业务不要轻易签字。除了老人外,不少年轻人也可能受骗,因为他们并不知晓产品为保险。如果是保险产品,新合同中有处抄写“风险提示”,提示中明确该产品为保险产品,如果是他人代抄和签名,保单无效。
3.如果是电话销售,保险公司和你的通话都有录音,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证据。
4.保险储蓄收益并不高,它的性质依旧是保险,如果手头缺钱,就不要买。
慧择提示:很多保险销售人员都喜欢向老年人兜售保险,所以要想避免保险销售误导,我们就应该不要让老人出去存钱。另外在办理银行业务时我们最好不要随便签字,及时签字也要有亲戚朋友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