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盈利情况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所以企业最关注的问题,盈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问题。近段时间,据可靠数据披露,我国接近20家基金公司的盈利情况“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些公司去年大部分取得了营收和利润的双重增长,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回暖的势头隐约可见。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依靠着非公募业务的 迅猛发展,也装上了“前进”的引擎。
截至4月1日,已有22家基金公司的2013年业绩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和定增报告的出炉而得以曝光,业绩增长向好的占据主流。
兴业银行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8497万元,净利润1281万元,是2010年以来近30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成立当年即告盈利的。
3月28日,中信证券年报中披露,华夏基金[微博]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净利润9.71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2.01%和61.08%。这是连续4年利润下滑之后,华夏基金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大型基金公司中,除华夏基金外,银华、中银、工银瑞信、富国、招商等也在去年实现“双收”。
而中小基金公司甚至比大型公司创造的惊喜更大。
据东吴证券、光大证券等年报,截至去年年底,东吴基金[微博]净利3048万元,同比增长58.92%;光大保德信净利1.14亿元,同比增长28.8%;国海富兰克林净利6326.16万元,同比增长13.29%;农银汇理净利8600万元,同比增长1.86倍;民生加银净利423亿元,同比增长3.04倍;东方基金的盈利状况最为抢眼,去年净利同比增长6倍有余,由2012年的116万元增至2013年的836万元,正式告别亏损泥潭。
此外,从升华拜克、国元证券、国金证券等公司的年报或近期相关公告中还可发现财通、长盛、国金通用、浦银安盛、天弘基金等去年业绩也均向好。虽然它们还未摆脱净利润继续下滑或亏损的局面,但下滑幅度、亏损幅度已大幅收窄。
从上述业绩向好基金公司的运营数据中不难发现,在公募业务陷入窘境的状况下,专户和子公司等非公募业务成为了中小型基金公司生存突围和差异化发展的法宝。
拿财通基金[微博]来说,对于其收入激增的原因,升华拜克是这样解释的:主要是该公司2013年积极调整了产品设计方向,在发展传统公募基金的同时,积极拓展专户业务,坚持以期货专户和定增业务为特色的发展路线,完成163 只专户产品的发行募集工作,使资产规模比上年大幅提升。
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财通基金管理的5只公募基金,合计净值规模只有7.83亿元,较2012年底缩水近七成,预计管理费收入也缩水明显。而其2.58亿元营收的取得,多位基金分析人士推算认为,专户和子公司“贡献”超过九成。
来自财通基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该公司专户数量为167只,累计管理专户规模(不含子公司项目)超过162亿元;而到了2014年2月末,专户数量增加到201只,规模超过200亿元。
此外,财通基金旗下的子公司上海财通资产也是公司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仅成立半年时间,其管理规模就超过了120亿元。
东方基金和兴业基金也受益于专户和子公司业务发展。截至去年年底,东方基金整体公募资管规模为90.47亿元,比2012年还下降了11.95%,但因专户业务发展迅速,支撑了公司全年业绩暴涨。
兴业基金及子公司至去年底的资产管理规模总计为499.79亿元,其中专户产品规模13.29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486.50亿元,可见该公司当年营收基本上来自于子公司。
去年年初成立的前海开源基金亦然。厦门钨业近期公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显示,前海开源基金去年营业收入186.11万元,亏损1855.62万元。
慧择提示:尽管前海开源基金公司去年出险亏损情况,但是亏损情况比较轻微,这表明,在基金行业,基金公司的生存压力都普遍减小,其未来盈利的空间和潜力会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