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以来,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保费收入稳步增长。截止207年年底,全国保险公司110家,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29000亿,保费收入是7035.8亿。今年一季度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979亿,增长的幅度达到51%,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保险市场逐步细分,保险覆盖的地区、润人群明显扩大,对社会的保障功能逐步体现,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作为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业快速发展,改善客户关系、强化风险管控以及保险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全行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保险信息化的发展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信息技术对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保险信息化发展的问题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设对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经验表明,加快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保险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有利于改善保险客户的管理、增强创新能力,有利于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对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水平越高,创新发展能力就越强,在未来发展中就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这一点在我国多各行业的发展实践中都得到了证实。对于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保险业来说,进一步加快保险信息化的科学发展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保险业是信息密集型企业,是特殊行业,其树立基础来自于大树法则,包括生命表的制定、方略的拟定、风险的细分,都来自大量的收集整理和预算,来自于信息化的支持。当前,保险业某些领域存在着产品定价的不合理、同质化、管理粗放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说到底就是缺乏数据的有效支撑,信息化支持能力不足。随着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是保险企业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化建设,充分挖掘保险业务财务和客户数据的潜在价值,保险企业就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保险产品,做出适应市场发展的科学决策。
我国保险业正处于由粗放式经营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客观地说,大部分公司都充分认识到信息科技已经不仅仅是属于技术范畴的问题,而是提升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事关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但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完全融入本公司的各项业务中,充分发挥电脑和人脑的优势,是我们现在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
第二,当前我国保险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基本形势和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这是中央对当今时代特征的准确判断。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信息化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是将信息化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信息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难得的发展环境。2008年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全面实施保险业“十一五”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保险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今年吴定富主席在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中的讲话,将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在整个讲话中占有的篇幅也比原来有了非常大比例的提高,对我们发展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当前,保险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因此加快保险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全行业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解决保险业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保险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中国保监会都高度重视保险业信息化的发展,这几年我们陆续出台了保险公司开业指引、保险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保险公司应急预案,以及最近发布的保险公司灾难恢复指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目前我们也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系列保险公司测评、科技风险方面的指标也纳入了国家“十一五”课题的专项研究。在明年也将陆续推出。
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保监会还将继续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出台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全行业工作的指导和规范。这些年来,保监会一直在努力为信息化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的环境,然而,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保险信息化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离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的差距:
一是IT治理刚刚起步,信息化参与公司战略和决策制定的程度还明显不够,信息化的规划和企业的战略还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执行力还不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机制,难以满足信息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是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不足,与银行等行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难以做到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前保险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发展的路线日益清晰,而我们信息化投入和人才储备还明显不足。与其它行业,比如说对银行,对证券的行业的竞争能力还显得比较弱。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银行有一些创新工具的推出,已经有效的解决了过去只办理存储业务和贷款业务的范围,已经拓展到一些保险的产品和证券的产品中去,尤其是一些理财产品的出现,更出现了一些打破原有的业务范围,尝试了经营其他业务的情况,这种混业经营的逐渐出现,会给我们每一个行业金融领域中的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人才储备和信息化投入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保险行业在这个行业之中,我们不仅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能够突破现有的范围,扩大我们的业务范围的能力,也带来了一些弱势。
三是保险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薄弱对信息化建设的控制力还存在着隐患。当前保险信息化领域模仿、抄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很多公司自主开发、运维的能力比较薄弱。我们最近在信息化建设之中发现由于有一些公司先走了一步之后,他的业务流程和整个产品核算流程都做到了信息化,整个程序化之后,在行业内copy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觉得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个新公司发展业务迅速的走上销售的轨道上来,可能是有一种有利的成分,但是对于长期发展来看,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也可能会削弱创新能力,削弱将来再进一步拓展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双刃剑,我们行业中,在我们将来保监会党委和国家一直提倡的创新保险产品,把这个蛋糕做大,把这个行业做强,这一块不是太有利。
我们应该支持业务部门拓展业务市场,发展保险产品,增加更加丰富的产品为广大民众服务,在原有的基础上,只是这样重新瓜分的话,可能不利于保险整个行业向前推动,也不利于科技工作者进一步的创新。所以,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和能力现在还有不足。同时,业务管理流程的不规范、信息标准体系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利用不足、信息安全建设薄弱等等,都制约了信息化的效能的发挥。造成这些问题原因很多,既有公司高管层重视不够的问题,也有信息技术部门主动性比较差的问题,既有公司内部协调的问题,也有外部合作的问题,既有全行业快速发展造成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有公司培养人才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当然,也还有一些是技术问题。这些都需要全行业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第三,推动保险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思考。
今后一段时间,保险信息化发展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23号文件的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吴定富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保险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找准结合点、切入言和着力点,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动保险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我们认为应该是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研究和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信息化认识水平、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对保险业务发展持续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需要对信息化领域的积极探索。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研究和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保险业应用的能力和水平。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更多的面临的是一种综合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懂得业务的流程和核算,也必须考虑技术的可实现方案,同时还要解决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各个应用之间的互通互联。所以,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更要加强对保险业务和信息化双方面的研究和学习,才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险应用中的能力和水平。保险信息化必须要不断的创新,才能缓解日益复杂的压力,才能符合保险业不断强化的要求,才能符合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要通过信息化不断发展、不断增强保险创新、保险发展进一步深入信息化在产品创新和营销创造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支撑和促进保险业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最近,我们在这儿开会的银监会和证监会也正在江西开研讨会,自从去年10月份以来,推行证券业第三方托管之后,证券和银行之间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第三方托管是一种业务的创新,它把证券业务分成两块来核算,就是证券公司只管股票、证券买卖交易多少、发生点,银行是管资金核算,当我们每个用户在做一笔股票交易的时候,证券公司只管股票数量的减少和增加,银行同时要核算资金的减少和增加和发生的时点,这样每天在三点结束交易之后,大盘收盘之后,四点银行和证券之间就有一个相互对账的问题,就是一家证券公司要对多家银行,一家银行要对多家证券公司,可能一家工商银行的数就要对七八十家证券公司,过去是分散的,每一个省现在是总对总的概念,因此每个省证券交易所的数据都要到每一个银行的总行和每个证券公司的总公司,这样就带来技术多方面的问题和难题,因为互相之间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还有应用系统都是不一样的,数据结构也是不一样的,要使它都能够相符,在一个接口上能够对好账,都有相互联通的机制,使证券系统和银行系统的信息系统在不断更新、不断改造。
最近每一个周末经常会发生有证券公司和银行的整个系统停业,进行升级改造的情况,我想他们这项业务的开展和业务的拓展和创新,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有效提升。这一点在我们今后证券和保险、银行和保险的相互合作之中带来的问题也是同样复杂的。他们在前面正在研究,对于我们保险行业来讲,多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对于我们将来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处理和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经济的技术方案,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我们都同属于一个国家,同属于金融领域,行业之间要有不断的变化才有创新,我们技术部门在和业务部门之间,在进行业务交流的时候,在进行问题探讨的时候,可以促进业务方面的创新手段的实现,这样也是对信息技术部门在发展保险业务和创新我们自己的技术方面都会有很好的锻炼和能力的提高。
二,做好规划,提高价值的创造能力。明确清晰的战略规划对保险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切合保险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规划,对保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在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指导下,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运维和管理的水平,强化挖掘数据资产能力,有效支持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保险信息化工作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技术经济的决策论证,加强绩效考核。信息化不能定位于成本中心,而应该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一股力量,成为价值创新中心。
三,完善标准,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去年我们已经推出了七项标准,现在计划列出的是九项标准,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对促进保险业发展,特别是保险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都能树立研究标准、制定标准、应用标准的意识,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共同推行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保险新信息系统是国家的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保险业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保监会在研究工作时候,已经明确提出了科技风险的概念,我们认为现在各项业务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或者说是完全的依赖度过高,使科技风险、信息化应用系统中面临的风险十分巨大。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过去产生的保险公司,在面临的经营风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等等偿付能力风险之外,科技风险也同样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提出了科技风险的概念,并且已经将它纳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保险业必须要提高认识,坚持信息化建设与安全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提高保险信息系统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逐步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今年是奥运年,做好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更加迫切,必须要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营,除了企业安全之外,还有政治方面的意义。
四,注重人才培养,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保险信息化成败、优劣的决定性因素,保险业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全面、业务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人才队伍,为保险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治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