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养老规划之用的工具很多,每一种的优缺点也都比较鲜明。到底选哪一种或哪几种养老工具?不妨借鉴一下资产配置的理念,对每类工具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做个综合考量,尽量减少未来养老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而增加收益积累的可能性。
说起退休后养老可以利用和依靠的工具,我们掐着指头算下来,大约有七大类。每一种工具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天然缺陷,在你的计划里,会选择哪一种或是哪几种呢?
社保养老:最基本的养老工具
作为人们最熟悉的养老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每个国家都普遍存在。通常的做法都是,在人们工作的时候,在政府法律强制执行下,每个月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保养老金,等到职工退休后,就可以领取一定的退休金,作为维持老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目前各国养老金都普遍出现了累积速度赶不上支出速度的尴尬局面,政府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而在我国,由于社保养老制度开始建立的时间比较短,运行缺口始终存在,因此导致社保养老的替代率(退休后领取的社保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比较低,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们,社保养老替代率在30%~60%左右不等,收入越高者,被社会统筹掉的部分越多,替代率越低。换而言之,通常依靠社保金养老只能糊口,而不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企业年金:可遇不可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的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类的养老体制,也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美国401(k)计划。
目前在我国,作为规范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企业年金制度,于2004年5月1日才开始试行。而且一直到2006年,联想集团才拿到0001号的企业年金批号。这几年虽然讨论的很火热,也在不断地批准一些金融机构的企业年金托管人资格等,但放眼看去,真正已经实行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还是很少很少。如果在企业中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单位和个人就可以签订合同,在职期间,单位和个人都按照1:1交费,或者是单位和个人协商交费比例,然后给工作一定年限以上的退休员工发放企业年金。
但是,由于这方面的尝试刚刚起步,具体的配套政策等还有待完善,而且最重要的是最终的选择权和主动权都在企业手里,员工个人是无法掌控的。作为员工,如果你很想参与到企业的年金计划中去,那么前提条件就是你所在企业已经开始运转了这样一个机制,你的公司愿意为你缴纳和规划企业年金。
商业保险养老:品种多机制灵活
目前打着养老金保险旗号的保险种类也非常多。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型保险。
这几类商业保险的确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养老规划作用,但每一类险种又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在实际规划中,大家可以使用保险组合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需求。不同的人群,对于未来养老风险的预估不同、未来养老费用的预算不同,以及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话,那么养老保险方案的组合也可以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一对30岁夫妇,双方都有稳定的职业,对理财组合的风险态度比较积极并且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如果一部分养老金准备用保险的方式来配置。那么,其中30%~40%可以选择买传统或分红型的养老年金保险,一方面强迫自己尽早储蓄养老金,更重要的是直接锁定将来的收益,也就是明确自己将来退休后每月(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有多少;然后60%~70%资金去购买万能险或投连险,虽然未来的收益无法锁定,但可以通过长期的理财积累,追求未来几十年市场带来的更高收益,同时可以在未来不同阶段对自己投连险账户的风格进行一定的调整。
表1:四类可供养老的保险产品特征比较
险种 |
特色 |
内含报酬率情况 |
购买重要注意的问题 |
传统养老险 |
到期领取固定金额的养老金 |
2%~2.5%(年复利) |
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可能导致约定领取的养老金在未来出现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问题 |
分红型养老险 |
到期可领取的养老金大部分为固定,然后小部分根据分红有浮动,分红的存在增加了抵御通胀的能力 |
固定部分通常在1.8%~2.4%(年复利),分红部分不固定 |
销售时候的分红水平演示只是一种假设,不作为未来的保证或承诺之用 |
万能型保险 |
前几年缴费时候需要收取一定的初始费用,缴费方面比较灵活 |
保证保底利率最低1.75%,目前产品大多设为年2%~2.5%,这几年的实际结算利率在3.25%~5.5%左右(年化) |
保证保底利率和结算利率都是针对“个人投资账户”而言,而非所有投入的保费,开始几年若提前支取,可能需要一定的收费 |
投资连结保险 |
收益随资本市场变动而动,收益可能较高,波动性也比较大,类似基金的专家理财 |
不保底,不确定,收益主要取决于投资账户风格 |
收益不确定,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亏损,收益和风险由投保人100%享受或承担 |
金融投资养老:种类各异选择余地大
还有一大类我们熟悉的养老工具,也不容忽视,更是储备养老金的良好方式之一,那就是一些金融投资品。
比如,银行各类存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债等,收益相对稳定和固定,还有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产品,如股票、基金、权证、期货等等。面对繁杂的产品,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非常不容易。以近年来已经非常普及,而且也比较适合长期养老理财规划的基金为例。被称为懒人理财品的基金,既可以一笔投入,也可以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不定期不定额投资。但是,基金的品种也是非常多,货币型、偏债型、平衡型、偏股型、ETF、LOF等等,如果预期的目标收益率不同,风险偏好不同,也可以采用组合搭配的方式来进行。在投入时点上,也可以利用一次性投入和定期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更利于辅助养老。
表2 几种金融养老方式比较
风险偏好 |
投资目标 |
备选基金品种 |
保守型 |
不能赔钱,超越储蓄及通胀即可 |
货币基金、保本基金等 |
稳健型 |
能够承担较小的风险,期望超越国债的收益水平 |
债券基金、短期纯债基金等 |
均衡型 |
可投资资金期限较长,在一定的风险承受范围内分享股市的投资收益 |
混合(平衡)基金、配置型基金、债券基金等 |
进取型 |
愿意为较高收益承担较高风险,期望的是资产较快增值 |
股票基金、指数基金(ETF)等 |
房产养老:进入的门槛不低
如果在青壮年时期投资一套甚至多套房产,包括民用住房、商铺或写字楼,那么将来既可以通过出售获利享受房产的增值潜力,也可以按期获得一定的租金现金流收入,可以说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养老规划。而且,年老后如果愿意,还可以将其中一套房产做反向抵押贷款等,房产的利用率还是很高的。
当然,个人房地产投资一方面是投资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如今房价居高不下之际,如果介入房地产市场可能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再者房产的变现能力较差;如果是用来出租,退休之后房子管理上也要花费较多精力和成本。
收藏品养老: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古董、瓷器、红木家具、现代油画、邮品磁卡、甚至是普洱茶、白茶膏,这些艺术品和收藏品,既能作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好伙伴”,也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也可以算是养老的可选工具之一。对那些爱好茶艺的人来说,可以在喝茶享受生活的同时,又多了一种养老的工具,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如果你如此这般打算的话,可要事先做足功课,不能太过于随意。因为一种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带有长期投资意识的收藏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专业知识不够,在艺术品收藏或投资领域选错了对象,或是兴趣不能持久,很可能导致投入的本金有去无回,白白付出过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作为门槛较高的投资品,风险也是很高的。最好不要在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一头栽进去。到时候,养老指望不上,心情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