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救助政策能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减少大病致贫的风险,保证及时就医,让生活更美好。
大病救助帮孩子听到世界
“手术后一个多月,小美(化名)听力提高很快,能主动寻觅声音,第一次清晰地喊妈妈时,我高兴地哭了。”12月27日,长沙市天心区桂花坪居民赵丽(化名)说。
2010年下半年,赵丽有了孩子小美,生下来时小美看起来很健康,能吃能睡,很讨人喜欢。“我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生的,生下来没有做听力检测。三个月时,我发现小美对声音基本上不敏感。即使有大的声音,也感觉不到。”赵丽说。
感觉到不妙的赵丽立即带孩子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做检查,才发现孩子耳聋,对外界声音毫无感知。赵丽带孩子到长沙市残联,寻求帮助。2011年,正好长沙市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中,有“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长沙市为162名贫困听力、肢体、智力、孤独症儿童免费实施康复训练救助。“参加了这个项目,戴了助听器,可孩子还是没有反应,经过快1年的训练,效果不明显。”赵丽说。在训练时,赵丽听到一个消息,湘雅医院能进行人工耳蜗移植,进口的人工耳蜗要10多万,但她难以负担高额费用。
赵丽碰巧在媒体上看到,湖南省对植入人工耳蜗的病人有救助。赵丽说,小美是城镇居民医保,2012年,家里4口人,交了大约200元左右的城镇居民医保。2012年10月,赵丽来到医保部门打听。“医保部门的人说,大病救助政策刚出来不久,小美能获得大病救助。”赵丽如释重负。
10月,小美住到了湘雅医院耳鼻喉科,由该科负责人、人工耳蜗移植专家冯永教授给其手术。小美条件比较合适。小美的总费用约133680元,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112000元内报销60%,统筹基金支付67200元。“也就是我们能报销6万多,我们自己只要出6万多。”赵丽说。
希望更便捷地了解医保政策
2011年11月份,25岁的周菁第一次住院。因为体内长了个良性的小瘤子,担心继续长大,她决定做个腹腔镜手术“解决”掉它。那个墨绿色的,上面写着“长沙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手册”被她从抽屉里翻了出来。“以前生病,连医院都不怎么去的人,这次居然要动刀子。”因为妈妈是医生,所以周菁很少去医院,伤风小感冒的话都自己买药吃。“一到医院,闻到消毒水的味道就不舒服,主要是人多。”周菁说。
7天住院治疗,周菁住得骨架都快散了,“麻药过后最辛苦,脖子、肩膀、腰,酸痛得快要断了。”入院时,爸妈陪她一块办理的入院手续,看着医院大厅里每个窗口都排满了人,她心里一紧,自己住院的床位也是等了半个月才等到。住院时直接交了1万2千元,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出院时再结账就可以了。
对照最后结账的账单,她研究了下,7天的住院费、手术费加起来总共10587元,但是完全自付、部分自付、应付起付线等规定,看得她不知所措。“医保报销应该为70%。”周菁说,自己对着账单研究了半个小时,最终得出来这么一个结论。
周菁坦言,对于医保政策她并不了解。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些词语对于她来说都非常陌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不同类型的疾病,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好像都不一样。
周菁希望,未来的十年里,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了解相关的医保政策,了解自己每个月缴纳的医疗保险是去了哪,怎么用,报销的比例又是多少。她希望清楚,“我生病,到底由谁买单。”
慧择提示:大病医保政策的出台,使更多的大病患者得到救治,降低他们看病的费用。为了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长沙市逐步将各区新农合并入城镇居民医保,享受城镇居民医保待遇;医保基金支付限额大幅提高,成年居民医保支付限额由6万元/年提高至10万元/年;住院起付线由700元/次调整为7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