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摸底各险企的“接招”能力,近日上海、北京等多地保监局下发内部文件,要求辖区各险企开展满期给付情况自查工作,以及是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等信息。
重点关注中小险企
“今年迎来给付高峰的,大部分是2007年一些寿险公司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5年期短期分红险产品。据不完全统计,规模大概超过上百亿。”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仅以上海市场为例,来自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内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沪上分红险给(赔)付金额为29.9亿元,在当地寿险总给(赔)付金额中的占比高达58.8%。然而更大的给付压力将来自于下半年。
不过,一位地方保监局人士直言,“对于大型保险公司在分红险给付高峰期的应对能力,我们并不担忧,源源不断的新单保费收入足可应对给付高峰。反而是盘子较小的中小保险公司,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令监管层担忧的是,一方面,中小险企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储备应对给付高峰;另一方面,因为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相对没有那么稳定,一旦有中小保险公司与当年代销分红险的银行网点解除了合作关系,难免会出现银行方面不愿代办给付业务的个案,这样一来,保险公司将独自面对大量的集中给付压力,中小险企的网点不足“短板”将暴露无遗。
据了解,在监管的督促下,遇到上述情况的中小险企,正在与相关银行进行协调,让后者继续提供给付服务。
“二次开发”为减压
相较于中小保险公司,经历过多次给付高峰潮的保险巨头,早在内部制定了减压的应对策略,有守亦有攻。 守,即意味着在销售、运营、财务等相关环节之间建立通畅高效的资金给付服务,提高给付资金到账速度;攻,则在保险公司内部被称为“二次开发”,就是巧借分红及推出新产品等方式进行二次营销,以提高满期业务的续保率或转保率,以截留现金流出。
沪上一家寿险公司相关人士称,根据以往几次处理给付高峰的经验,只要老保户不急于用钱,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宣传和讲解,很多保户都乐意把这部分到期给付金留在保险公司。“但在今年,不利的外部环境,增加了续保或转保的难度。”
上述人士口中所讲的不利环境是,2011年“股债双杀”致分红险分红水平下滑。每年的6月至7月,通常是分红险上年红利分配方案集中出炉期。分红险的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然而2011年资本市场低迷,直接导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出现下滑,从而拖累了分红险的红利分配。“这对劝说老保户继续将资金留在保险公司有一定影响。”
慧择提示:随着分红险给付高峰的来临,保险公司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应该针对满期客户开发适合的新产品,重点发展长期型业务而非短期型业务,以提高满期业务的续保率,并同时在产品开发、续保优惠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