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2012年,回首2011年经历了内外交困“寒流”夹击的保险业,我们能否迎来一个春暖花开的2012年,抑或是一个更加难熬的冰河期?就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30余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路高歌猛进,曲折和起伏始终伴随着保险业前进的脚步。1992年,代理人销售模式驱动中国保险业发展进入高潮;在2003~2004年,寿险业表现出增长放缓的曲线;2005年,银保模式发酵并扩大至全国,银保保费占比迅速飙升至50%以上,与代理人渠道齐平,又一次带来了中国保险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可以说,寿险业的每一次大发展都是伴随着模式创新的发展,是创新引领着行业实现突破与提升。
2011年的颓势,让大家对寿险业都不看好,言必称瓶颈。我倒认为,如果说中国寿险业或者保险业处在所谓的危机状态,那么有危就有机。在这个改变中,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闯出的路径适合大众和社会的需求,谁将引领下一个五年、十年寿险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关注民生问题,“养老难”、“看病难”、“教育贵”等问题如何突破?如果保险业尝试了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管理模式,哪怕只解决了一小部分需求中存在的问题,都将开启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2011年市场的低迷,放慢了保险业快速飞奔的脚步,也让大家有时间去思考:老的营销模式要不要改,如何改?能否出现新的运营和销售模式?新的模式是否会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与新的繁荣?
从世界范围来看,销售模式有网销、电销、电视销售、门店销售等,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与环境、监管、民众的接受度和中国社会生活的习惯相融合,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下一个阶段,中国保险业会在尝试新模式的过程中诞生出新亮点,谁做得最好,谁就能够引领这个市场。值得欣喜的是,业界正在探索、酝酿和推出新模式,各家公司都希望在新模式、新产品、新渠道的探索上冲出一条血路,成为下一个发展浪潮的引领者,这个探索的过程和机会,对于外资保险和中资保险都是平等的。
创新在中国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汇。面对国际国内的新环境,面对新的竞争态势,几乎每家公司都在谈创新,诸如渠道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然而,怎样做才能实现以上种种创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思路?靠什么来确保创新能够“常创常新”?我认为,中国保险业应该在坚守中进行创新,寻求行业的突破与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国际上金融领域内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一体化经营的趋势正不断加强,这意味着银行、证券、保险各类金融产品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产品的交叉越来越普遍,纯粹的保险产品将不再具有恒强的竞争力。我相信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保险业才能在未来整个金融业发展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一方面坚守住保险保障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不断创新、日益完善、个性化的保险及理财方案,契合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金融保险理财需求,从而实现行业和企业的稳健发展。
人均收入日趋提高,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十二五”国家保障民生的政策导向,都向我们描绘出中国寿险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尽管如此,2012年中国的保险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我们必须正视过去过度依赖单一渠道(如银保渠道)、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如分红险)引发的严峻的现实问题。不要忘记,银保渠道、分红险在刚刚崭露头角时,不就是行业内的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吗?创新助推了发展,但之后的过度依赖也让我们体验到“跷跷板”的失衡之痛。
目前,我们面对的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风险防范任务十分繁重。一个追求极端利润甚至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更重视保障民生、更注重价值增长、均衡和谐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过往的粗放式经营、跑马圈地不计成本地发展规模、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行业信誉严重缺失等浮躁的市场行为和经营方式,如今正面临艰难的发展处境。
正是这种时代的变化,给现代金融业带来了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即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保险等金融企业需要不断挖掘和满足大众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同时,业界需要积极参与和加强诚信建设,通过行业信誉模式的创新,切实肩负责任,有效辅助社会公共服务并保障民生。
【慧择提示】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的时候,消费者有关医疗、养老、教育的保险需求会明显增长,甚至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中国的人均GDP增长迅速,已经达到了约四五千美元。在这样的平台上,不管是中资险企还是外资险企,只要能够顺应“十二五”规划的发展,坚持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坚守价值增长,坚持做有价值的业务,整个行业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30余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并不是一路高歌猛进,曲折和起伏始终伴随着保险业前进的脚步。1992年,代理人销售模式驱动中国保险业发展进入高潮;在2003~2004年,寿险业表现出增长放缓的曲线;2005年,银保模式发酵并扩大至全国,银保保费占比迅速飙升至50%以上,与代理人渠道齐平,又一次带来了中国保险业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可以说,寿险业的每一次大发展都是伴随着模式创新的发展,是创新引领着行业实现突破与提升。
2011年的颓势,让大家对寿险业都不看好,言必称瓶颈。我倒认为,如果说中国寿险业或者保险业处在所谓的危机状态,那么有危就有机。在这个改变中,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闯出的路径适合大众和社会的需求,谁将引领下一个五年、十年寿险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关注民生问题,“养老难”、“看病难”、“教育贵”等问题如何突破?如果保险业尝试了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管理模式,哪怕只解决了一小部分需求中存在的问题,都将开启新一轮发展的良机。
2011年市场的低迷,放慢了保险业快速飞奔的脚步,也让大家有时间去思考:老的营销模式要不要改,如何改?能否出现新的运营和销售模式?新的模式是否会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与新的繁荣?
从世界范围来看,销售模式有网销、电销、电视销售、门店销售等,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与环境、监管、民众的接受度和中国社会生活的习惯相融合,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在下一个阶段,中国保险业会在尝试新模式的过程中诞生出新亮点,谁做得最好,谁就能够引领这个市场。值得欣喜的是,业界正在探索、酝酿和推出新模式,各家公司都希望在新模式、新产品、新渠道的探索上冲出一条血路,成为下一个发展浪潮的引领者,这个探索的过程和机会,对于外资保险和中资保险都是平等的。
创新在中国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汇。面对国际国内的新环境,面对新的竞争态势,几乎每家公司都在谈创新,诸如渠道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然而,怎样做才能实现以上种种创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思路?靠什么来确保创新能够“常创常新”?我认为,中国保险业应该在坚守中进行创新,寻求行业的突破与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国际上金融领域内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一体化经营的趋势正不断加强,这意味着银行、证券、保险各类金融产品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产品的交叉越来越普遍,纯粹的保险产品将不再具有恒强的竞争力。我相信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保险业才能在未来整个金融业发展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一方面坚守住保险保障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不断创新、日益完善、个性化的保险及理财方案,契合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金融保险理财需求,从而实现行业和企业的稳健发展。
人均收入日趋提高,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十二五”国家保障民生的政策导向,都向我们描绘出中国寿险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尽管如此,2012年中国的保险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我们必须正视过去过度依赖单一渠道(如银保渠道)、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如分红险)引发的严峻的现实问题。不要忘记,银保渠道、分红险在刚刚崭露头角时,不就是行业内的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吗?创新助推了发展,但之后的过度依赖也让我们体验到“跷跷板”的失衡之痛。
目前,我们面对的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风险防范任务十分繁重。一个追求极端利润甚至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更重视保障民生、更注重价值增长、均衡和谐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中国保险业来说,过往的粗放式经营、跑马圈地不计成本地发展规模、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行业信誉严重缺失等浮躁的市场行为和经营方式,如今正面临艰难的发展处境。
正是这种时代的变化,给现代金融业带来了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即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保险等金融企业需要不断挖掘和满足大众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同时,业界需要积极参与和加强诚信建设,通过行业信誉模式的创新,切实肩负责任,有效辅助社会公共服务并保障民生。
【慧择提示】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的时候,消费者有关医疗、养老、教育的保险需求会明显增长,甚至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中国的人均GDP增长迅速,已经达到了约四五千美元。在这样的平台上,不管是中资险企还是外资险企,只要能够顺应“十二五”规划的发展,坚持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坚守价值增长,坚持做有价值的业务,整个行业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