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不仅是用来警示一般散户,而且一些主张养老金入市的专家也犹豫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范畴,投入市场存在风险,所以说养老金入市必须要在考虑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投资。
媒体上,还是有主张养老金入市的专家在含含糊糊地介绍“国际经验”,以此作为支持自己主张的力证,最新被搬出来的是加拿大。但这些说法都不太靠谱,常常将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掖掖藏藏地让受众看到的并不是全部事实真相。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已逐渐转向“三支柱”的模式。三支柱即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个人养老储蓄。以美国为例,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也称联邦养老金。有专家介绍:“美国的公共养老金主要投资国债等低风险品种,2000年以来保持4%左右的回报率。”第二支柱是企业养老金,亦即某些专家常常念叨的“401K”,通常被归为私人养老金,专家的说法是:“对于企业养老金的部分,美国政府则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进行多元化投资。”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储蓄,简称“IR A”,也常被归为私人养老金。综上所述,在媒体上经常说起的投入资本市场或股市的养老金,实际上是私人养老金,而不是公共养老金。
如前所述,这种养老金结构,现在已经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其中的区别仅仅是称呼不同。英国、德国、芬兰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都有基本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的分别。一般基础养老金都是现收现付的,所以,投入资本市场的其实也是补充养老金。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在基础养老金之外建立了企业年金,这就是说,中国的养老金也在向两支柱的方向努力。以上所说的基本养老金或公共养老金,在中文语境中,就是基础养老金;以上所说的补充养老金或私人养老金,在中文语境中,就是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上述国际经验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其一,基本养老金大多都是像美国一样“主要投资国债等低风险品种”,这在美国回报率可保持在4%左右。与中国的情况相比较,只能说明中国的国债回报率太低。其二,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就像美国的企业养老金一样可以入市,2011年出台的《企业年金管理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由此可见,中国的企业年金,包括还未成型的职业年金,就是市场运作的,这一点与国际经验没有什么差别。
当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有点复杂,就是在基础养老金这一块还划分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个部分。有人说,现在准备入市的是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但是,要说明的是,中国的养老基金这两部分是“混账运营”的,个人账户实际上是“名义账户”,只是为参保人记了一笔账而已,这些个人缴费记录主要用作领取养老金时算账的依据。
再进一步讨论,当今世界,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还在继续,投资风险极大。如果想靠投资获利来支撑基本养老保险而让政府财政“脱身”,极有可能是一个“乌托邦”。于是,一般情况下只“扮演最后出台角色”的世界各国政府,现在都只好走上前台。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都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
再进一步讨论与股市相关的问题,现在讨论养老金入市,反对意见都是着眼于基础养老金这笔“保命”的钱不能亏了。但除此之外,实际上应该还有另一种担心,这就是6000亿养老基金大举入市后,股市还能怎么玩?就股票的本意而言,应该是企业筹措发展所需资金的一种手段,持有股票的股东的收益应该来自企业本身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盈利。但是,现在股市上的情形似乎并非如此,在股市上赚了赔了与上市企业的发展和业绩联系得并不那么直接,更谈不上紧密。从实际情况看,在股市上,总是一部分人(或曰小部分人)赚钱,与此同时必有另一部分人(或曰大部分人)赔钱。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养老基金要赚钱,是不是最终赚的也是小散户的钱?进来这样一个谁也惹不起的大块头,到底是祸是福?
慧择提示:要是没有最近股市过山车似的暴涨暴跌,养老金入市好像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事。但也是由于股市动荡,也让很多人专家重新考虑了养老金入市的安全问题。养老金入市需要做足功课,只有这样才能在安全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