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佣金滞后发放制
张小姐作为保险消费者,她告诉媒体人,保险合同书上的条款很多,免责条款中的专业术语消费者也读不懂,购买保险如不仔细看清楚合同条款,很容易引发纠纷。媒体人采访了解到,不少消费者表示,购买保险产品时主要是根据代理人的解读而购买,只有极少数部分的消费者会在购买时仔细研读合同书。
据保监会一季度公开的数据显示,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接收的5599个有效投诉事项中,涉及保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4456个,占投诉事项总量的79.59%。
对此,保监会称,将督促显现公司加大销售行为管控力度,加强对产品说明会及产品推介中的不实宣传行为、未经消费者书面授权或追认而代替其签订保险合同行为、未经保险消费者同意即扣划保险费行为的监管。在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保监会将采取多项措施并举的思路,如强化保险公司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主体责任,健全责任追究、失信惩戒、消费者信息保护制度等,推动保险公司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确保不存在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不当激励。
代理人在销售环节扮演重要角色
海口市民李先生说,为了给父母亲挑选一款重疾险,几天下来跑了几家保险公司,抱着各家公司代理人给的一沓资料反复对比,最终还是挑选一款“代理人解说的最为详细”的产品,“在购买保险时,代理人的解说尤为重要,往往就根据代理人的介绍来进行购买。”李先生感慨,还有很多消费者表示,在购买完保险后,根本弄不清楚自己所购买的“理财产品”还是“保险产品”,还有消费者称,因为没有仔细看清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总感觉“投保容易理赔难”。
海南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责任人告诉媒体人,目前保险的销售渠道中,通过代理人销售仍是主要的销售渠道,因此代理人在保险销售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险行业对代理从业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仅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而且保险行业协会还定期组织考核。“规范代理人,就是规范保险业服务质量。”该负责人说。
代理人受佣金驱动
随着保险业的高速发展,保险代理人这一职业已然成了一个香饽饽,日前,有媒体报道,平安保险的一位工作人员在网上晒出了今年1月份公司保险代理人工资收入前10名的情况。数据显示,1月份平安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保险代理人月收入最高的一位达到331万元,排名第二的月收入为172万,第三名到第十名月收入在71万~96万元之间。报道刊出后,保险代理人佣金之高令人咋舌。
业内人士透露,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收入与保费及产品缴费模式有关,保费越高、产品缴纳时间越长佣金比例也就越高,“因此,长期以来‘保费第一’是保险业的一个病态心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佣金收入制度很可能让代理人在推销产品时打出“擦边球”,代理人很可能一味的争取高保费、长时间缴纳保费,将极大的影响保险行业的服务质量。
慧择提示:为了进一步解决保险销售误导现象,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监会将建立佣金滞后发放制,将保险代理人的佣金与服务质量挂钩。今后,代理人受佣金驱动,将会给客户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切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