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信诺人寿召开“健康保险发展探讨沙龙”,就健康保险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贯彻保险“新国十条”展开研讨。业内人士分析,“新国十条”鼓励保险产品创新,各险企将针对不同人群、职业等建立更细分的客户群,研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对于险企和客户都是利好,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带动整个健康产业升级。
国民商业健康险投入不足
8月14日下午两点左右,一名43岁的急性心梗患者从乌鲁木齐送往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从首都机场到医院直升机转运时间仅用9分钟,120急救车也早已等候在安贞医院北200米处,准备接机。这正是由保险机构提供的高端健康险紧急救护服务,在这样的服务中,几乎每一秒钟都体现生命的价值。但目前,享有这种服务的国人并不算多。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总额是1123.5亿元,折合人均83元,仅相当于一件普通衣服的投入。而国人每年仅在购买新车上就花费2.5万亿元,相当于健康险投入的22倍。招商信诺健康险市场营销副总裁周曦烨在本次沙龙上介绍,从全球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模式来看,可分为基础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创新产品阶段,目前中国正处于提供基础产品的阶段,并有向提供成熟产品阶段发展的趋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罗英指出,国内健康险渗透率低的现状是由供求方面的多种原因导致。首先,在需求端,一是负担能力低;二是认识不足;三是有“充足的”替代品。在供给端,一是保险机构提供的产品差异小;二是由于缺乏医疗数据,导致保险机构承保能力差;三是缺乏拓展个人消费者的有效渠道。
不过,正是由于商业健康险的低渗透率,给未来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周曦烨表示,“老龄化、城镇化、中产和富裕阶层的产生、国家政策的支持、医保覆盖范围的不足、高质量医疗资源的紧缺,都是中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机遇。”
专业健康险公司引领市场
8月13日,国务院公布保险“新国十条”,为保险业制定愿景、规划路径,将保险业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其中,特别强调要发展多样化健康险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险产品。8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开发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的保险产品。
业界普遍预期,医疗健康险将迎来政策和行业的双向利好,成为未来保费收入的重要增量,预计未来相关政策支持内容包括:大病医保支持、税延政策、健康险税收优惠、保险发展养老健康产业用地保障及农险财政补贴等,这将促进各保险公司开发出更多保障类产品。
据介绍,在目前市场上,提供健康险的保险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保险公司,以支付赔款为主,停留在应对式的服务理念。另一类是专业健康险公司,其医疗团队向客户提供相关医疗信息、住院期间的进程跟踪和医生间的沟通协调,其医疗网络提供医疗直付、预授权及支付担保和大额费用及非合理费用议价,其客服中心推荐国内外医院/医生以及相关预约服务、确认医疗保障范围及核查理赔进度等服务。
周曦烨认为,专业健康险公司兼具国际化视野与服务资源,通过本地化和全球化相结合的独特模式,可为客户提供更高端的健康服务。如高端医疗打破一贯事后报销的模式,就医时保险公司直接付费,客户在约定合作的医院就医还可能享受一定的折扣,保险公司甚至可为一些罕见病提供国际医疗咨询服务。而且,高端医疗保险对于一些先天性疾病、慢性病,在直付方面也基本不受限制。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健康险产品从“基础”走向“成熟”,然而,国民商业健康险投入不足,专业健康险公司开始引领市场。要想促进健康险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国民商业健康险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