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关注保险行业的动态。而据了解,正德人寿事件暂告一段落,信泰人寿也在寻求解决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信泰人寿回复增资数额将肯定高于29.1亿
今年3月20日保监会发布监管函显示,由于信泰人寿实际资本为-14.75亿元,最低资本为7.93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5.96%,信泰人寿被暂停新业务,但续期业务还可以继续开展。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为-185.96%,这显然比日前业内上演“对抗监管”闹剧的正德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87%还要低。因此,增资补充资本成为信泰人寿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信泰人寿增资遇挫,原计划增资29亿元,但股东对于拟进股东——江信经济发展大厦、长安财富资产管理、华沪股权投资存在分歧,股东与管理层还在胶着状态;同时,信泰人寿曾凭借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万能型)和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万能型)A款入账90亿元保费,但部分股东对于近百亿元保费的投向并不知情。对此,信泰人寿相关人士表示:“拟引进的新股东尚在沟通中,信泰保险的相关增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目前还处在股东沟通阶段,最终的增资数额将肯定高于29.1亿元。”信泰人寿在2013年报中披露,2013年年末公司增资29.1亿元,在已经到账的增资款未计入实际资本的情况下,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183%,如果包含公司已经到账的增资款,则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4%。
信泰人寿2007年成立于浙江杭州,是总部在浙江的第一家全国性寿险公司。股东以绍兴企业家为主,注册资本金3.5亿元。信泰人寿在2007年至2008年年初设立了江苏、北京、浙江、河北、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8家省级分支机构。但不久后信泰人寿的股东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其全国布局计划也因此停顿了下来:2008年初,信泰人寿董事会决定增资,但是这一计划被金融危机打乱。由于股东资金受困,刚成立的信泰人寿经历了股权被股东质押贷款、数次股东更迭的过程,其中2010年初,信泰人寿一次迎来三家新股东,增资额却仅有0.46亿元。一停滞就是三年,直到2011年,信泰人寿才重新开始布局分支机构,成立了辽宁、上海、湖北、江西、广东等5家省级分公司。
从保费收入上看,信泰人寿成立7年来并没有摆脱亏损状态,公司2009年到2013年5年间持续亏损,且近年来亏损面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9年亏损2.1亿元,2010年亏损1.6亿元,2011年亏损1.9亿元,2012年亏损2.17亿元,2013年亏损4.8亿元。“新成立的寿险公司需要长期资本注入,非常考验股东对长期资本金消耗的耐受度,股东必须熬得住长年累月地不分红、不盈利。熬不住的股东就撤资了,这是信泰人寿股东不停更换的原因。”上海某寿险公司高管说。
偿付能力成信泰人寿心头大患
在现行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三档“红线”分别为:150%以上的为正常类,100%~150%为关注类,100%以下的为不足类。从保监会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信泰人寿-185.96%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严重透支。近年来,偿付能力不足始终是困扰信泰人寿的心头大患。2012年末,信泰人寿实际资本为4.73亿元,最低资本3.14亿元;到了2013年末,信泰人寿实际资本-14.75亿元,最低资本7.93亿元。可见两年间一直缺钱的信泰人寿不仅没有得到增资,资本实力和公司运营状况更是捉襟见肘。“信泰人寿实际资本从4.73亿元降至-14.75亿元,说明公司资本金用完以后,不仅没有得到增资,而且可能使用了公司存量的某些资金,这也是保监会禁止他们开展新业务的原因。”上述上海某寿险公司高管表示。
2013年11月8日,信泰人寿就曾收到过监管函。当时保监会对2013年第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50%的4家寿险公司——合众人寿、信泰人寿、国泰人寿和国华人寿下发了监管函,暂停这几家险企增设分支机构,彼时信泰人寿的偿付能力为108.79%,为“关注类”公司。“自从今年3月被暂停新业务后,信泰人寿开发了一款新保险产品‘壹保险’,至今不能销售。”信泰人寿内部人士说。该信泰人寿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研发了业内首款“保费定保额”的新产品,不论是理财还是保障,均可1元起购,用户可视自己的付款能力自主设定购买金额,实现保费定制化;涵盖理财、意外、出行、癌症等各类具备基本理财和保障功能的保险,用户可以按实际需求自由搭配。
“‘壹保险’是公司专为互联网用户量身打造的一款个人身价账户,将在保监会解除信泰人寿暂停新业务限制后上市。”上述信泰人寿内部人士表示。除了新产品暂停开展,销售渠道也受到影响。上述信泰人寿管理层人士透露:“业务暂停给我们很大压力,特别对于营销员的留存,由于之前一直用培训的方式留人,并不稳定,我们不希望业务暂停使营销员萌生去意。而且我们也有一些财险业务,现在寿险营销员帮着财险做业务,比如卖车险之类的。因此我们非常希望事情尽快解决,否则正常业务受到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该管理层人士表示,股东之间存在分歧:“现在股东间的分歧非常大,但具体是哪方面的分歧不方便披露。”
信泰人寿正德生存拷问
在同业人士眼里,深陷股东纷争的信泰人寿有另一番形象。“信泰人寿虽然是一家民营公司,但是内部官僚化比较严重,做事不够务实。”上海一家寿险公司高层认为。据了解,信泰人寿安排了一些监管机构的亲戚、保险学者专家的亲友在公司任职。“可能公司想盘活资源,但是对于业务模式还没搞清楚、不成熟的小型险企来说,这真不是现在该干的事。”
信泰人寿产品结构以分红险为主、主要依靠银行代理销售。根据信泰人寿2013年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保费收入前5名保险产品中,有四款分红险产品,其保费收入占前5名产品总保费收入的87.9%。对此,上述上海某寿险公司高层表示:“如果产品为趸交、或者几年后到期领取的分红型产品,那么确实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本金注入。以趸交、分红产品为主的业务结构对公司资本金消耗非常大,这也是信泰人寿不断需要增资的原因。”同样站在风口浪尖的还有正德人寿,由于公开与保监会叫板,正德人寿在各大保险网站频繁刷屏。根据和讯发布的《中国保险业舆情月报》,6月份,正德人寿一跃进入保险业网络曝光总量排名前十名。
“正德人寿与信泰人寿属于2007年前后同一批成立的保险公司,当时保险业处于上升期,融资能力特别强,保险牌照门槛比证券、基金低,而且保险资金是长期优质资金,对投资收益率要求不高,因此很多民企老板排着队拿牌照。”北京某寿险公司高管刘欣(化名)介绍。“2006年、2007年左右,保监会批准了一大批公司成立,信泰、正德都是这时期成立的公司。”刘欣说,正德人寿成立于2006年、信泰人寿成立于2007年,“运营了七八年,当时成立的民营保险公司现在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拿得出手,各方面管理都很粗放,业务结构依赖分红、银保,业务搞不好,股东就开始闹矛盾,产生分歧”。
“传统业务不行,创新也不够快,没有任何竞争力,这是信泰人寿这一批民营险企共同的特点。”刘欣拿信泰人寿与弘康人寿做比较,“都是小型保险公司,弘康人寿2012年成立。成立之初弘康人寿业务结构定位非常清晰,就在互联网上销售理财保险产品,为此弘康压缩了其他成本,专注于网上的理财保险。”2013年,弘康人寿共实现规模保费13.9亿元,在8家2012年开业的公司中,排名第3位。2013年主要业务渠道银保、电商各月总体保费复合增长率达3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现在保险行业处在艰难时刻,大保险公司尚且在吃老本,依靠个险渠道做续期业务。中小保险公司如果业务结构不改观,偿付能力吃紧,那么会被监管盯着,股东之间的架也永远打不完。”刘欣表示。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信泰人寿增资遇挫,股东与管理层意见产生分歧,偿付能力不足成信泰人寿心头大患。而同样站在风口浪尖的正德人寿也因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受到保监会监管。
信泰人寿回复增资数额将肯定高于29.1亿
今年3月20日保监会发布监管函显示,由于信泰人寿实际资本为-14.75亿元,最低资本为7.93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5.96%,信泰人寿被暂停新业务,但续期业务还可以继续开展。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为-185.96%,这显然比日前业内上演“对抗监管”闹剧的正德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87%还要低。因此,增资补充资本成为信泰人寿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信泰人寿增资遇挫,原计划增资29亿元,但股东对于拟进股东——江信经济发展大厦、长安财富资产管理、华沪股权投资存在分歧,股东与管理层还在胶着状态;同时,信泰人寿曾凭借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万能型)和信泰金利来两全保险(万能型)A款入账90亿元保费,但部分股东对于近百亿元保费的投向并不知情。对此,信泰人寿相关人士表示:“拟引进的新股东尚在沟通中,信泰保险的相关增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目前还处在股东沟通阶段,最终的增资数额将肯定高于29.1亿元。”信泰人寿在2013年报中披露,2013年年末公司增资29.1亿元,在已经到账的增资款未计入实际资本的情况下,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183%,如果包含公司已经到账的增资款,则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4%。
信泰人寿2007年成立于浙江杭州,是总部在浙江的第一家全国性寿险公司。股东以绍兴企业家为主,注册资本金3.5亿元。信泰人寿在2007年至2008年年初设立了江苏、北京、浙江、河北、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8家省级分支机构。但不久后信泰人寿的股东走马灯似的频繁更换,其全国布局计划也因此停顿了下来:2008年初,信泰人寿董事会决定增资,但是这一计划被金融危机打乱。由于股东资金受困,刚成立的信泰人寿经历了股权被股东质押贷款、数次股东更迭的过程,其中2010年初,信泰人寿一次迎来三家新股东,增资额却仅有0.46亿元。一停滞就是三年,直到2011年,信泰人寿才重新开始布局分支机构,成立了辽宁、上海、湖北、江西、广东等5家省级分公司。
从保费收入上看,信泰人寿成立7年来并没有摆脱亏损状态,公司2009年到2013年5年间持续亏损,且近年来亏损面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9年亏损2.1亿元,2010年亏损1.6亿元,2011年亏损1.9亿元,2012年亏损2.17亿元,2013年亏损4.8亿元。“新成立的寿险公司需要长期资本注入,非常考验股东对长期资本金消耗的耐受度,股东必须熬得住长年累月地不分红、不盈利。熬不住的股东就撤资了,这是信泰人寿股东不停更换的原因。”上海某寿险公司高管说。
偿付能力成信泰人寿心头大患
在现行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三档“红线”分别为:150%以上的为正常类,100%~150%为关注类,100%以下的为不足类。从保监会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信泰人寿-185.96%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严重透支。近年来,偿付能力不足始终是困扰信泰人寿的心头大患。2012年末,信泰人寿实际资本为4.73亿元,最低资本3.14亿元;到了2013年末,信泰人寿实际资本-14.75亿元,最低资本7.93亿元。可见两年间一直缺钱的信泰人寿不仅没有得到增资,资本实力和公司运营状况更是捉襟见肘。“信泰人寿实际资本从4.73亿元降至-14.75亿元,说明公司资本金用完以后,不仅没有得到增资,而且可能使用了公司存量的某些资金,这也是保监会禁止他们开展新业务的原因。”上述上海某寿险公司高管表示。
2013年11月8日,信泰人寿就曾收到过监管函。当时保监会对2013年第三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50%的4家寿险公司——合众人寿、信泰人寿、国泰人寿和国华人寿下发了监管函,暂停这几家险企增设分支机构,彼时信泰人寿的偿付能力为108.79%,为“关注类”公司。“自从今年3月被暂停新业务后,信泰人寿开发了一款新保险产品‘壹保险’,至今不能销售。”信泰人寿内部人士说。该信泰人寿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研发了业内首款“保费定保额”的新产品,不论是理财还是保障,均可1元起购,用户可视自己的付款能力自主设定购买金额,实现保费定制化;涵盖理财、意外、出行、癌症等各类具备基本理财和保障功能的保险,用户可以按实际需求自由搭配。
“‘壹保险’是公司专为互联网用户量身打造的一款个人身价账户,将在保监会解除信泰人寿暂停新业务限制后上市。”上述信泰人寿内部人士表示。除了新产品暂停开展,销售渠道也受到影响。上述信泰人寿管理层人士透露:“业务暂停给我们很大压力,特别对于营销员的留存,由于之前一直用培训的方式留人,并不稳定,我们不希望业务暂停使营销员萌生去意。而且我们也有一些财险业务,现在寿险营销员帮着财险做业务,比如卖车险之类的。因此我们非常希望事情尽快解决,否则正常业务受到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该管理层人士表示,股东之间存在分歧:“现在股东间的分歧非常大,但具体是哪方面的分歧不方便披露。”
信泰人寿正德生存拷问
在同业人士眼里,深陷股东纷争的信泰人寿有另一番形象。“信泰人寿虽然是一家民营公司,但是内部官僚化比较严重,做事不够务实。”上海一家寿险公司高层认为。据了解,信泰人寿安排了一些监管机构的亲戚、保险学者专家的亲友在公司任职。“可能公司想盘活资源,但是对于业务模式还没搞清楚、不成熟的小型险企来说,这真不是现在该干的事。”
信泰人寿产品结构以分红险为主、主要依靠银行代理销售。根据信泰人寿2013年年度业绩报告,该公司保费收入前5名保险产品中,有四款分红险产品,其保费收入占前5名产品总保费收入的87.9%。对此,上述上海某寿险公司高层表示:“如果产品为趸交、或者几年后到期领取的分红型产品,那么确实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本金注入。以趸交、分红产品为主的业务结构对公司资本金消耗非常大,这也是信泰人寿不断需要增资的原因。”同样站在风口浪尖的还有正德人寿,由于公开与保监会叫板,正德人寿在各大保险网站频繁刷屏。根据和讯发布的《中国保险业舆情月报》,6月份,正德人寿一跃进入保险业网络曝光总量排名前十名。
“正德人寿与信泰人寿属于2007年前后同一批成立的保险公司,当时保险业处于上升期,融资能力特别强,保险牌照门槛比证券、基金低,而且保险资金是长期优质资金,对投资收益率要求不高,因此很多民企老板排着队拿牌照。”北京某寿险公司高管刘欣(化名)介绍。“2006年、2007年左右,保监会批准了一大批公司成立,信泰、正德都是这时期成立的公司。”刘欣说,正德人寿成立于2006年、信泰人寿成立于2007年,“运营了七八年,当时成立的民营保险公司现在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拿得出手,各方面管理都很粗放,业务结构依赖分红、银保,业务搞不好,股东就开始闹矛盾,产生分歧”。
“传统业务不行,创新也不够快,没有任何竞争力,这是信泰人寿这一批民营险企共同的特点。”刘欣拿信泰人寿与弘康人寿做比较,“都是小型保险公司,弘康人寿2012年成立。成立之初弘康人寿业务结构定位非常清晰,就在互联网上销售理财保险产品,为此弘康压缩了其他成本,专注于网上的理财保险。”2013年,弘康人寿共实现规模保费13.9亿元,在8家2012年开业的公司中,排名第3位。2013年主要业务渠道银保、电商各月总体保费复合增长率达3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现在保险行业处在艰难时刻,大保险公司尚且在吃老本,依靠个险渠道做续期业务。中小保险公司如果业务结构不改观,偿付能力吃紧,那么会被监管盯着,股东之间的架也永远打不完。”刘欣表示。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信泰人寿增资遇挫,股东与管理层意见产生分歧,偿付能力不足成信泰人寿心头大患。而同样站在风口浪尖的正德人寿也因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受到保监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