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使老年人老有所养,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为使养老保险更加完善,进行了有关养老保险改革,预计2014年能够出台。
养老保险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全国推开
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从2012年开始,就由人社部牵头组织开展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相关部委参与,委托多家机构,进行了两年多一系列专题研究。受委托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已经与相关部门签署了相关保密协议,对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不能透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对于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方向,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都已经有明确: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精算平衡;渐进式迟退休以及基金长期收支平衡。“每个问题都挺难的。”杨燕绥称。去年清华版养老改革方案公布,就曾引发各界争论。业内人士认为,养老保险改革在整体上始终进展缓慢,关键卡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
据了解,此次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可能会包括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办法的改革以及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等内容,这意味着纹丝不动的养老金并轨终于有了变化。不同于此前的试点改革思路,事业单位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2008年初,国务院确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五年,试点五省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据介绍,改革之所以推进不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养老保险改革相关的政策没有配套出台。这些配套政策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等等。从官方表态来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企业职工保险。但是职工养老保险本身存在潜在风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面临急剧加速的老龄化,现收现付混账模式能走多远,需要加以考量。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事业单位究竟怎么改,才能与企业职工并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进来后,缴费是应该的,企业职工都交了十几年了,这个应该没什么争议,但是机关不会缴费的,某些单位财政很难将钱放到养老保险里去的。”杨燕绥判断。
养老保险改革:多层次养老保障
在杨燕绥看来,养老金并轨的难题是,事业单位确定成本了,由财政出多少?从哪里列支?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讨论。“不能什么问题都没说清楚,就让事业单位去改。否则,事业单位就到处去找钱,这很可怕。因为事业单位大部分是医院和高校,面对的是病人和学生,现在医患关系这么乱,不就是医院到处收钱?所以,事业单位除个人缴费外,单位缴费这部分财政出多少?单位自己出多少?单位自己出的这部分渠道是什么?如果有些单位没有自支渠道,该怎么办?”杨燕绥抛出一系列的问题。总之,不能推给单位,让单位自己找钱。
事业单位有些是可以有收费服务的,比如大学有些培训班可以有收费,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可以收费的。没有收费,那事业单位的钱从哪里来,不能逼着事业单位到处去找钱。业内人士认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还有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也就是中人隐形债务。“有很多人已经有三四十年工龄,快退休了,之前并没有个人账户。那这部分工龄冲抵缴费后,钱谁出?不能光点菜不埋单。”杨燕绥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强行推是推不下去的。这么多年改革不下去,这些都是主要原因。
在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看来,确保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行,必须妥善处理改革之后各类人员养老保障权益问题。从实质上来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如何实现改革前后待遇平稳衔接,确保改革之后有关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水平不受到显著影响。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好老、中、新人的关系,金维刚撰文指出:一是“新人”从入职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缴费;基本养老金计发与本人历年缴费挂钩;同步建立职业年金;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后,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办法转续养老保险关系。二是“老人”原有待遇不降低,只对今后的待遇调整办法进行完善,纳入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三是“中人”从改革开始实行缴费,以前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改革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挂钩,包括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可考虑设立适当的过渡期,以实现改革之后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在分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职业年金等改革方案一并出台的情况下,加上除了基本养老制度之外补充养老保险的一些规定、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改革对象的收入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出现大的下降,只是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但收入的整体水平还是能得到保障的。”金维刚表示。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养老保险改革大的制度框架已经明确了,而此次整体改革方案覆盖了公务员和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人群,多层次养老保障。
养老保险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全国推开
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从2012年开始,就由人社部牵头组织开展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相关部委参与,委托多家机构,进行了两年多一系列专题研究。受委托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已经与相关部门签署了相关保密协议,对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不能透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对于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要方向,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都已经有明确: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精算平衡;渐进式迟退休以及基金长期收支平衡。“每个问题都挺难的。”杨燕绥称。去年清华版养老改革方案公布,就曾引发各界争论。业内人士认为,养老保险改革在整体上始终进展缓慢,关键卡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
据了解,此次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可能会包括事业单位分类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办法的改革以及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等内容,这意味着纹丝不动的养老金并轨终于有了变化。不同于此前的试点改革思路,事业单位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2008年初,国务院确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五年,试点五省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据介绍,改革之所以推进不下去,最重要的原因是与养老保险改革相关的政策没有配套出台。这些配套政策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等等。从官方表态来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企业职工保险。但是职工养老保险本身存在潜在风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面临急剧加速的老龄化,现收现付混账模式能走多远,需要加以考量。更大的不确定性,在于事业单位究竟怎么改,才能与企业职工并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进来后,缴费是应该的,企业职工都交了十几年了,这个应该没什么争议,但是机关不会缴费的,某些单位财政很难将钱放到养老保险里去的。”杨燕绥判断。
养老保险改革:多层次养老保障
在杨燕绥看来,养老金并轨的难题是,事业单位确定成本了,由财政出多少?从哪里列支?这个问题还需要仔细讨论。“不能什么问题都没说清楚,就让事业单位去改。否则,事业单位就到处去找钱,这很可怕。因为事业单位大部分是医院和高校,面对的是病人和学生,现在医患关系这么乱,不就是医院到处收钱?所以,事业单位除个人缴费外,单位缴费这部分财政出多少?单位自己出多少?单位自己出的这部分渠道是什么?如果有些单位没有自支渠道,该怎么办?”杨燕绥抛出一系列的问题。总之,不能推给单位,让单位自己找钱。
事业单位有些是可以有收费服务的,比如大学有些培训班可以有收费,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可以收费的。没有收费,那事业单位的钱从哪里来,不能逼着事业单位到处去找钱。业内人士认为,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还有一个大问题需要解决,也就是中人隐形债务。“有很多人已经有三四十年工龄,快退休了,之前并没有个人账户。那这部分工龄冲抵缴费后,钱谁出?不能光点菜不埋单。”杨燕绥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强行推是推不下去的。这么多年改革不下去,这些都是主要原因。
在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看来,确保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行,必须妥善处理改革之后各类人员养老保障权益问题。从实质上来讲,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就是如何实现改革前后待遇平稳衔接,确保改革之后有关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水平不受到显著影响。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好老、中、新人的关系,金维刚撰文指出:一是“新人”从入职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缴费;基本养老金计发与本人历年缴费挂钩;同步建立职业年金;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后,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办法转续养老保险关系。二是“老人”原有待遇不降低,只对今后的待遇调整办法进行完善,纳入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三是“中人”从改革开始实行缴费,以前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改革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挂钩,包括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可考虑设立适当的过渡期,以实现改革之后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在分类改革、工资制度改革、职业年金等改革方案一并出台的情况下,加上除了基本养老制度之外补充养老保险的一些规定、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改革对象的收入不会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出现大的下降,只是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但收入的整体水平还是能得到保障的。”金维刚表示。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养老保险改革大的制度框架已经明确了,而此次整体改革方案覆盖了公务员和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人群,多层次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