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我国信托业一直都在寻求发展,继早前出现的多起信托危机事件后,信托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今年以来,信托业一系列兑付危机的出现,到日前银监会出台的《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99号文”),信托行业转型已是迫在眉睫。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信托业的转型要从标准化产品的设计与销售为主的模式,转向按照委托人个性化的需求推出定制化服务模式。
日前,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11.7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82万亿元,增幅7.52%。自2013年1季度以来,信托资产环比增幅一直维持在7%-8.3%之间,结束了2010年至2013年1季度平均单季增幅11.77%的高速增长。
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王丽娟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用三个“难以为继”来形容信托业当前遇到的困境。一是信托产品“高收益、低风险”特性将难以为继;二是信托行业“冲规模、轻管理”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三是以信贷类、通道类为主的业务结构难以为继。
再此环境下,全行业对信托业转型展开大讨论。“告别野蛮生长,回归信托本来面貌。”成为业内一致认同的转型主基调。
吴晓求表示,过去信托业的发展更多的是承担影子银行的功能,是银行体系资金运行的一个平台和渠道。而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是一个财富管理,单纯的成为影子银行的融资渠道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因此,信托业转型的理念应该是从注重标准化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为主,转向定制的财富管理服务。
“在金融产品及服务中,信托有其特殊性。更多的强调个性化的需求,这不同于股票等其他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买卖,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吴晓求说。
他还表示,参与信托理财的委托人资金规模相对较大,并且,不同的人对资产收益、风险承受能力及流动性的配置要求也不同,这不能通过设计标准化的信托产品来解决。只有更深刻的了解委托人对资产配置的需求特点,信托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实际上,99号文提出,“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真是要求信托回归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来面目。
不过,吴晓求表示,当前中国基础资产结构还不完全支持信托个性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因此,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国基础资产市场,而目前大多数集合理财都还只能投向矿产资源等领域,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
慧择提示:通过上面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信托业转型的理念应该是从注重标准化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为主,转向定制的财富管理服务。也就是信托转型要走“私人定制”财富管理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