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

  所谓“债”类理财产品实际上是借贷的延伸。在这里,银行就像一个中介商:它先购进一批收益率较高的票据、债券和信托项目,将它们虚拟地置入一个池子;接着,就开始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用募集到的资金购买这些资产池中的产品。换句话说,银行是将上游的融资成本经过中间的层层盘剥后,又通过理财产品的形式转手卖给客户,客户买到的是一个债权。

  而结构性理财产品属于“股”类。“股”类产品的每个投资人都是入股者,大家把钱集合成一笔大资金,由银行设计出一个投资结构、标的、模型并代为操作。

  结构性理财产品就是一类以“基石”+“期权”结构为主的“股”类产品。其中“基石”是指银行募集到资金后,会将大部分钱去购买无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如零息债券、利率掉期等,以此形成一个安全垫;然后,在安全垫的基础上,将剩余的钱作为风险资产,进行期权交易,博取高收益。目前主要的期权投资市场有四类,分别是利率市场、汇率市场、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因此,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通常是利率、汇率、股票、基金、指数和大宗商品。其中,大宗商品的黄金和原油ETF较为流行,不少产品与之挂钩。

  收益由挂钩标的走势决定,外加杠杆收益

  同样是银行理财产品,“债”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至5%左右,表现好的结构性产品却高很多,这和它们的投资标的和运作方式有关。

  之前我们提到过“债”类产品的运作模式。打个比方,银行可能会先以8%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采购一批1亿元的1年期融资项目,然后将这个1年期的项目分拆成12个月,每个月滚动发行一款规模为1亿元、1个月到期的理财产品,将其卖给投资者。由于流动性通常和收益成反比,银行就这个1月期的产品给到投资者的年化收益率可能是4%至5%,而剩下的3%至4%就归银行所有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往往也可以先决定分配给自己的收益是多少,然后将其余的留给投资者。

  可见,资产池类产品本身的投资标的收益就不高,再加上银行的从中“盘剥”,留到投资者手上的收益更少得可怜。

  而结构性产品和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收益是由挂钩标的的市场表现决定的。同时,期权交易运用了杠杆,给了这类产品用小资金换取高回报的可能。

  当然,收益与风险是相匹配的。在进一步阐述如何找到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前,有必要重申一下风险问题。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在2011年19224款到期的理财产品中,零、负收益产品共21款,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深圳发展银行2007年9月推出了一款1年期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5%。但到期时实际收益率为负,银行进行了三年展期仍未扭转亏损。这款产品到2011年10月终止时的收益率为-11.56%。

  结构性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较高,但到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也较大;若是非保本产品,本金也有折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