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7月国内银行业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开始,名目繁多的银行系人民币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热衷、广大居民热捧的个人理财新亮点。以下,我们将对近年来市场上固定收益理财的主要品种作基本分析介绍:

  信用联结型理财产品

  信用联结型理财产品是2005年左右推出的品种,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模式是:银行募集客户资金,为贷款项目提供担保;银行向融资企业收取担保费用,再加上担保资金的存款利息,共同构成客户理财收益。

  该类理财产品主要风险在于融资方的信用风险,若按时还本付息,则客户可顺利获得本金及收益;若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客户则将承担延迟甚至无法收回本金及收益的风险。由于银行对于提供担保的信贷项目选择十分谨慎,信用联结型理财产品的风险一般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但是,该类产品的收益构成是“定期利息+担保费”,空间有限,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

  票据债券类理财产品

  2004年7月,光大银行推出业内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年收益率达到2.8%,而当时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为2.25%,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轰动,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类似产品,由此点燃人民币理财市场烽烟。该类理财产品收益构成主要来自于银行间二级市场拆借、央行票据回购和债券等方向,风险极低,受到稳健型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不过,随着2005年央行下调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市场的多种利率也受此影响大幅度走低,直接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票据债券类理财产品随之走向没落。2007年末,央行货币政策一再收紧,为商业承兑票据提供了较大收益空间,票据债券类理财产品再度趋热。

  在风险方面,票据债券类理财产品同样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本质上与信用联结型理财产品、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并无不同。但是,央行票据属于国家信用,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属于银行信用,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风险近乎于零。目前,由于市场收益空间有限,票据债券类理财产品发行频率已经很低了,但我们相信,票据理财产品以其极低的风险属性,仍然具有相当的市场需求。

  信贷资产转让类理财产品

  信贷资产转让,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将信贷资产出售给个人客户,并承诺在固定期限内回购。此时,个人客户成为信贷融资方的债权人,可以享受到以融资方还款利息构成的理财收益。举例:a企业向银行申请3年期贷款1亿元,贷款年利率6%;银行截取此笔信贷资产的一年期限出售给个人客户以成立理财计划,约定年收益4%,到期时银行对信贷资产进行回购。一方面,客户享受到了a企业贷款利息构成的理财高收益,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也需要承担贷款出现逾期甚或不良的信用风险。但是,银行选择向个人客户转让的一般都是优质信贷资产,并以银行信用提供回购承诺,因此客户面临的风险大大减小。

  众所周知,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资产负债率等相应政策监管要求,常常面临信贷规模限制。信贷资产转让类理财产品可以为银行提供信贷规模周转流动的空间,同时让个人客户分享高资质企业的信贷收益。信贷资产转让理财产品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衍生雏形,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后,央行、银监会加强了此方面业务监管,信贷资产转让理财产品暂时难以为继。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在不久的将来,这种产品的运作理念必将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