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保险顾名思义是指为农业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有了农业保险,农民就有了保障。
“有了保险,让我们心里有了底,遭遇这么大的损失也不害怕了。”打从十几岁就开始种梨、至今已有30年种梨经验的刘大爷一边捡着地上大大小小已经烂掉的梨,一边说。
刘大爷家住的房山区琉璃河镇务滋村是北京著名的梨果之乡,梨树栽培面积达3800多亩,有近百个品种。每年10月份,大量的游客来这里采摘休闲旅游,成为了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今年7月3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夹杂着冰雹把本来长势良好的梨砸坏了不少,让本来丰收在望的梨农遭遇了巨大损失。不幸中的万幸,这些梨树投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据了解,该村共有140户梨农在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投保梨园总面积达1917亩。遭遇冰雹灾害后,这140户梨农全部受损,并且损失比去年“7·21”暴雨造成的还要严重。
灾情发生后,中华财险查勘员及时到场查勘定损,定损金额高达536.76万元,共计为受灾农户理赔500万元,成为北京市自2007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后房山区最大的一笔农险赔款,农业保险为梨农们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保障。
前9月农险赔付145亿元
事实上,面对灾害损失,不仅是在北京,实际上,农险在我国各地的农村地区都发挥着风险保障的重大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承保农作物超过11亿亩,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2%,保费规模超过去年全年;赔款支付145亿元,同比增长38%,超过保费增长速度;受益农户达到1999万户次,特别是8月份以来,南方高温、旱灾和东北洪涝灾害后,农业保险预付赔款超过50亿元。保险业通过自建和共建形式,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共建立农村营销服务部近7000个,农村服务站2.3万个,村级服务点28万个,农村协保员达到40万人,在部分省市,如江苏、安徽和四川,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基本覆盖了所有乡镇。
据海南保监局披露,台风“海燕”导致海南农业遭受重创,由于保险公司查勘及时,农户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普遍比较满意,灾后首笔农险赔款13万元在报案后不到48小时就支付到农户卡上。一位受灾种植户表示,原来只敢种500亩,而现在由于有了农险保障,准备扩大到700多亩。
此外,今年8月2日、7日海南还接连遭受热带风暴“飞燕”和“山竹”袭击,多个市县的橡胶、香蕉、水稻等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其中,“飞燕”影响期间,农业保险报案99件,估损金额838.58万元,目前已结案件93件,赔付金额733.51万元;“山竹”影响期间,农业保险报案7件,目前已全部结案,赔付金额29.63万元。
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新疆农险业务累计赔付支出11.73亿元,同比增长110.05%,其中,仅三季度农险赔款就达到8.66亿元,较去年三季度增长132.8%。主要原因是进入三季度以来,昌吉、喀什、巴州和阿克苏地区发生了冰雹、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造成较大的农业损失。
科技应用突破农险“老三难”
“作为一种灾害补偿制度,政策性农险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很大作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副司长黄延信对表示,未来我国农险发展应该从防灾减灾、定损理赔和建立大灾防灾体系三个方面努力,但由于行业缺少有效信息,目前普遍存在承保、定损、理赔的困难。
“保险从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保险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一种天生和必然的联系。承保前的风险、定价后的风险控制、出险后的损失定损,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深度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提出:“必须更多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以3S为核心的空间技术可以为农险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承保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提升行业的空间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
所谓“3S技术”,就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种技术相结合。
在美国,农险已结合无人机、航拍、主动协同等地理信息技术,建立起农业风险遥感数据采集、分析和展示平台,打造了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的农险量化管理新模式。其中,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与农业生态环境在地表的分布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是管理与分析,两者正好优势互补。若再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则可进行田间操作与管理。
刘经南称,我国森林保险现在已经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利用庄稼无人机、卫星上的激光扫描进行三维扫描,获取3D立体模型,为森林灾难损失评估做依据。而针对天气数据,我国也正在试验中,未来将可利用卫星定位的方法预报下雨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雨量毫米数,雨量误差将可控制在1至2毫米,时间误差不会超过15分钟到20分钟,地点误差大概也就十几米。
产学研用探索农险发展
同样,中华财险总经理刘显龙也认为,当前我国农险发展问题集中体现在技术含量不高、依据性不强、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上,客观表现在农险的关键环节上仍按照经验化的定性方式开展工作,缺乏基础的量化数据来源和科学标准,造成承保、定损和理赔难。
针对上述问题,12月4日,中华财险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了战略合作签字仪式暨“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据了解,该合作双方将利用3至5年的时间,在农业保险领域全面引入基于卫星遥感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无人机航拍、光学与微波主被动协同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农业风险遥感数据采集、分析和展示系统平台。克服农险的“承保、定损、理赔及区划”难题,打造农险“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防灾防损”新模式,为农业保险灾害预测预报、作物面积估测和受灾评价、定点查勘、损失程度鉴定和作物产量估计等方面提供量化数据依据。切实提高农险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扎实推动农险由经验化的粗放管理向科学的量化精准管理转型,为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有益的探索。
据刘显龙介绍,近年来,双方已经合作对山东、四川、甘肃等农业灾害地区开展了科技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以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作为数据源,结合实地抽样查勘,并且编制算法对多种作物进行标的识别、面积估测和分级定损,效率高、精度准,达到预期效果。该实验室的建立开创了“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应用的新领域,为构建我国农业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探索了一条新路,以推动国家惠农强农财政补贴政策贯彻落实。
慧泽提示:保险其实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工具,购买农业保险可以减少农民因为农业受损而遭到的损失,使农民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了保障。新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农险的发展,推动了农险的转型。
“有了保险,让我们心里有了底,遭遇这么大的损失也不害怕了。”打从十几岁就开始种梨、至今已有30年种梨经验的刘大爷一边捡着地上大大小小已经烂掉的梨,一边说。
刘大爷家住的房山区琉璃河镇务滋村是北京著名的梨果之乡,梨树栽培面积达3800多亩,有近百个品种。每年10月份,大量的游客来这里采摘休闲旅游,成为了当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今年7月3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夹杂着冰雹把本来长势良好的梨砸坏了不少,让本来丰收在望的梨农遭遇了巨大损失。不幸中的万幸,这些梨树投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据了解,该村共有140户梨农在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投保,投保梨园总面积达1917亩。遭遇冰雹灾害后,这140户梨农全部受损,并且损失比去年“7·21”暴雨造成的还要严重。
灾情发生后,中华财险查勘员及时到场查勘定损,定损金额高达536.76万元,共计为受灾农户理赔500万元,成为北京市自2007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后房山区最大的一笔农险赔款,农业保险为梨农们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保障。
前9月农险赔付145亿元
事实上,面对灾害损失,不仅是在北京,实际上,农险在我国各地的农村地区都发挥着风险保障的重大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承保农作物超过11亿亩,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2%,保费规模超过去年全年;赔款支付145亿元,同比增长38%,超过保费增长速度;受益农户达到1999万户次,特别是8月份以来,南方高温、旱灾和东北洪涝灾害后,农业保险预付赔款超过50亿元。保险业通过自建和共建形式,不断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共建立农村营销服务部近7000个,农村服务站2.3万个,村级服务点28万个,农村协保员达到40万人,在部分省市,如江苏、安徽和四川,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基本覆盖了所有乡镇。
据海南保监局披露,台风“海燕”导致海南农业遭受重创,由于保险公司查勘及时,农户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普遍比较满意,灾后首笔农险赔款13万元在报案后不到48小时就支付到农户卡上。一位受灾种植户表示,原来只敢种500亩,而现在由于有了农险保障,准备扩大到700多亩。
此外,今年8月2日、7日海南还接连遭受热带风暴“飞燕”和“山竹”袭击,多个市县的橡胶、香蕉、水稻等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其中,“飞燕”影响期间,农业保险报案99件,估损金额838.58万元,目前已结案件93件,赔付金额733.51万元;“山竹”影响期间,农业保险报案7件,目前已全部结案,赔付金额29.63万元。
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新疆农险业务累计赔付支出11.73亿元,同比增长110.05%,其中,仅三季度农险赔款就达到8.66亿元,较去年三季度增长132.8%。主要原因是进入三季度以来,昌吉、喀什、巴州和阿克苏地区发生了冰雹、暴雨等极端自然灾害,造成较大的农业损失。
科技应用突破农险“老三难”
“作为一种灾害补偿制度,政策性农险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很大作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副司长黄延信对表示,未来我国农险发展应该从防灾减灾、定损理赔和建立大灾防灾体系三个方面努力,但由于行业缺少有效信息,目前普遍存在承保、定损、理赔的困难。
“保险从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保险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一种天生和必然的联系。承保前的风险、定价后的风险控制、出险后的损失定损,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深度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提出:“必须更多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以3S为核心的空间技术可以为农险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承保信息化管理、风险评估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同时,提升行业的空间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
所谓“3S技术”,就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种技术相结合。
在美国,农险已结合无人机、航拍、主动协同等地理信息技术,建立起农业风险遥感数据采集、分析和展示平台,打造了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的农险量化管理新模式。其中,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与农业生态环境在地表的分布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是管理与分析,两者正好优势互补。若再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则可进行田间操作与管理。
刘经南称,我国森林保险现在已经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利用庄稼无人机、卫星上的激光扫描进行三维扫描,获取3D立体模型,为森林灾难损失评估做依据。而针对天气数据,我国也正在试验中,未来将可利用卫星定位的方法预报下雨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雨量毫米数,雨量误差将可控制在1至2毫米,时间误差不会超过15分钟到20分钟,地点误差大概也就十几米。
产学研用探索农险发展
同样,中华财险总经理刘显龙也认为,当前我国农险发展问题集中体现在技术含量不高、依据性不强、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上,客观表现在农险的关键环节上仍按照经验化的定性方式开展工作,缺乏基础的量化数据来源和科学标准,造成承保、定损和理赔难。
针对上述问题,12月4日,中华财险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了战略合作签字仪式暨“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据了解,该合作双方将利用3至5年的时间,在农业保险领域全面引入基于卫星遥感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无人机航拍、光学与微波主被动协同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农业风险遥感数据采集、分析和展示系统平台。克服农险的“承保、定损、理赔及区划”难题,打造农险“按图作业、按地管理、服务到户、防灾防损”新模式,为农业保险灾害预测预报、作物面积估测和受灾评价、定点查勘、损失程度鉴定和作物产量估计等方面提供量化数据依据。切实提高农险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扎实推动农险由经验化的粗放管理向科学的量化精准管理转型,为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提供有益的探索。
据刘显龙介绍,近年来,双方已经合作对山东、四川、甘肃等农业灾害地区开展了科技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以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作为数据源,结合实地抽样查勘,并且编制算法对多种作物进行标的识别、面积估测和分级定损,效率高、精度准,达到预期效果。该实验室的建立开创了“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应用的新领域,为构建我国农业综合风险防范体系探索了一条新路,以推动国家惠农强农财政补贴政策贯彻落实。
慧泽提示:保险其实是一种风险管理的手段和工具,购买农业保险可以减少农民因为农业受损而遭到的损失,使农民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了保障。新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农险的发展,推动了农险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