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还是要看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中的推进速度。也有消息称,目前已有险企开始与银行接触,首单业务或于下月达成。
此次信贷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的门槛大大降低,让保险、券商、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机会利益均沾,这对信贷领域并不擅长的保险机构来说,能从蛋糕中分得多大一块还有待时间检验。
“信贷资产证券化属于高收益、高风险业务,保险投资机构有资金,只要能把风控做好,该渠道放开对于险资更加合理配置来说应该是个利好。”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徐高林表示。
据了解,目前保险投资机构可以以投资方或发起方两种身份参与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就实际操作来看,鉴于银行作为最大产品发起方的地位不可动摇,保险机构未来还将以投资为主。
“市场上信贷资产的拥有主体还是银行。相比银行而言,找资产并不是保险机构的强项。所以下一步还是先看银行能推出什么样的产品,看银行是否愿意剥离优质资产。如果产品好,还要再对时机等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决定要不要入场。”一保险资管公司产品中心副总经理说道。
在采访中发现,谈到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保险机构强调最多的还是风险防控。毕竟保险资金更倾向于固定收益、低信用风险的产品。也因此,有保险投资机构人士对发起人身份更有兴趣。
一上市险企资产组合管理部总经理告诉记者,如果保险机构自己作为发起方,从一开始介入到最后把其包装成一个产品参与全程,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把握会更强一些。但同时也会投入诸多资源,各个公司会有一个判断,如果投入太大,那还不如外购,要看不同公司如何取舍。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作为投资方还是发行方,保险机构并不是毫无经验可言。其于近年来不断发力的另类投资,如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项目支持计划以及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等都可算是类证券化业务,这为保险机构在人力、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一定基础。
“与其快速进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保险投资机构下半年的投资重点不如放在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另类投资方面,这块业务做得好所能带来的收益率也不低。”上述资产组合管理部总经理强调。
截至2013年6月末,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仅为896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贷款余额不到0.2%,远远低于美国60%的水平。
慧择提示:虽然政府在不断的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鼓励保险参与其中去,但是出于风险因素考虑,毕竟保险行业对于资产证券化是毫无经验可言的。中国的保险行业还是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保障保险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