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间隔年,Gap Year,这几年是一个很流行的词汇。间隔年”的生活是很多旅行爱好者都向往的生活,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却很难找到平衡点。他们不得不为了钱而停下来工作,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财产才能让自己的旅行生活走的更远呢。
李小姐完全享受着“间隔年”的生活方式,看她的微博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去旅行的路上,工作成了她生活的点缀。为了旅行她频繁辞职,三十而立后又希望“离巢”生活,她该如何平衡旅行和生活呢?
台湾的诚品书店看一下午书、去清迈的寺庙感受历史的厚重、看小吴哥的日出接受心灵的洗涤、背包去西藏感受布达拉宫的宏伟、包车穿越祁连山直面山峦巍峨绵延、骑行青海湖释放年少的轻狂、行走在尼泊尔彻底放松自己、慢步藏西见证古格王朝兴衰、大清早起床在洱海边垂钓。”这些都是李小姐旅行的一部分,她的足迹穿越历史,火车票和飞机票满满铺了一桌。
为了旅行,随性而乐观的李小姐把生活过得无拘无束,工作永远在为生活让步。
李小姐前不久刚过了30岁生日,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师。从小她就喜欢历史,大学其间开始旅行。李小姐还记得当年第一站去了西安,住在当地的青年旅社交了一些朋友,三五结伴的去看了兵马俑。自那时起她就一直在去旅行的路上,工作更像是驿站。
“父母非常支持我,哪怕有时候我的选择被看来很任性。”刚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因为没有年假,这可把李小姐憋坏了,整整一年就趁“十一”放假去了一趟甘肃,并且那次旅行并不令人满意。据她描述长假的景点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与她想放空身心的本质相违背,更别提感受当地生活的“慢”节奏。
因此,翌年一有年假李小姐就搭上两个周末,用了9天时间在旱季畅游了一番柬埔寨。回来后,李小姐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工作有得是时间,但旅行要趁年轻。
完成手上的设计项目后,她就辞职去西藏了,这次的西藏行她花了近一个月。从丽江出发走滇藏线进藏,沿途苍山洱海、丽江古城、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梅里雪山都令她心驰神往,颠簸入藏后从山南、拉萨、林芝到日喀则她没有放过任何一处圣景,这次的长途旅行几乎花光了她工作后的所有积蓄。
西藏行归来,李小姐工作了一年又辞职去了尼泊尔,然后再找工作,再辞职旅行,又再找工作。短途的旅行她会选择请年假,而长途的旅行她就干脆辞职,在她的价值观里工作就是为了旅行筹集资金,最好的年华应该走在路上。
为了旅行频繁辞职,工作就这么好找吗?李小姐的回答极其爽快:“当然不是,有一次我整整在家赋闲了近4个月,事情总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容易。”所以她也曾担心过,假如旅行回来大半年找不到工作,自己的积蓄又用完了该怎么办?
李小姐目前的这份工作月薪在1.5万元左右,个人有25万元的存款。平时开销有限,主要添置旅行装备比较“烧”钱。每次的长途旅行花费都在上万元,再加上回来后并不一定立即能找到工作。这些都需要消耗她往日的积蓄,然而她又无意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所以李小姐希望通过积极的理财来实现财富升值,保障生活兼顾自己的旅行需求。
此外,过了三十而立的李小姐想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打算“离巢”在外租房生活。她粗略计算过每个月可能会增加3000元左右的支出,如果有工作这笔开销对她来说压力并不大,可是一旦辞职就可能加重她的生活负担。因而,她一直在寻求合理安排好自己生活和旅行的平衡点。
“最好的年华在路上。”
间隔年,Gap Year,这几年是一个很流行的词汇。而在中国,像李小姐这样工作几年后,以游学或是旅行的方式“间隔”,也有一个词汇叫做“迟到的间隔年”。
但是,间隔年所引致的频繁“辞职-旅行-重新工作-辞职-旅行-重新工作”的“超级循环圈”,对于李小姐这样的人士,还是有不少经济压力的。虽然他们已经凭借多年的工作积累,小有积蓄,但是间断性地找工作还是蛮折磨人的。就像李小姐所遭遇的那样,有时候因为工作没着落,会产生几个月的“空窗期”。
到底该怎么办?如何平衡旅行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不至于受到经济上的困扰?
也许,李小姐该对自身的理财、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全面的检阅和调整。
李小姐目前有活期资金5万元,定期存款20万元,无其它金融资产。无论从收益率角度看,还是从她个人的需求来看,这样的配置显然是不合理的。
建议李小姐先准备一份紧急备用金。在家庭紧急备用金的设置上,一般家庭采用3~6倍于家庭月支出就够了。但是李小姐的支出每月并不太固定,而且她的工作空窗期比一般工薪阶层更长,为此建议她准备5万元作为个人备用金,以T+0式货币基金的形式持有,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余下20万元资产,建议李小姐分成稳健和激进两个部分。10万元用于购买分级激进稳健份额,享受较为稳定的收益。另10万元用于购买股票型基金,因为她单身年纪又轻积蓄又不多,因此是适宜到股票市场博取较激进收益的,但她经常在旅行途中显然不太适合自己操作股票,为此建议她选择投资一两只较好的股票型基金为宜,让基金经理为自己打工。
至于李小姐有些想搬出父母家独立居住,我们并不是赞成。主要是她一年中常会在外旅行,若是长租合同中间房子却空置就很不划算。而且一个月增加3000元的支出也该谨慎些。另外本来李小姐就常外出,父母肯定还是希望能多和李小姐待在一起的,感情因素也该考虑。
另一方面,受限于间隔年的特征,李小姐无法连续工作。其实这也是很多人放弃“间隔年”梦想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此一来势必会打破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性,大多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
但是,“间隔年”对李小姐而言,在工作和经济上的影响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她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工作经验较多目前薪水水平也不错,而常年的旅行阅历,也定会给她的审美带来提升。李小姐不妨想一想,是否能在旅行途中,多一份心思,比如多拍摄一些有特色的照片(平面设计师在这方面应该是有优势的),多做一些途中的文字记录,包括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多进行一些传播,也许就有机会成为兼职撰稿人,甚至获得出版商的青睐。如今,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只要多用点心思,李小姐也许就能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己打开另一片天地,包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旅行既然已经成为李小姐生活的必备品,那么她必须将旅行保险常备身边,每年可以选择投保一份境外旅行保险,次年别忘续保,保障旅途安全。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李小姐要参加潜水、热气球、攀岩、登山等高风险项目,必须常看自己的保险中是否含有这些项目的保障。而如果是前往埃及、以色列等常有武装冲突发生的国家或地区,则出发前必须常看自己的保单范围是否覆盖这些地区,以免无法享受保障。
慧择提示:对于想要旅行又不得不的工作的人群来说,在工作期间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是必要的。只有自己的财产得到了明确的规划才能够毫无顾虑的远走他乡。
李小姐完全享受着“间隔年”的生活方式,看她的微博不是在旅行的路上,就是在去旅行的路上,工作成了她生活的点缀。为了旅行她频繁辞职,三十而立后又希望“离巢”生活,她该如何平衡旅行和生活呢?
台湾的诚品书店看一下午书、去清迈的寺庙感受历史的厚重、看小吴哥的日出接受心灵的洗涤、背包去西藏感受布达拉宫的宏伟、包车穿越祁连山直面山峦巍峨绵延、骑行青海湖释放年少的轻狂、行走在尼泊尔彻底放松自己、慢步藏西见证古格王朝兴衰、大清早起床在洱海边垂钓。”这些都是李小姐旅行的一部分,她的足迹穿越历史,火车票和飞机票满满铺了一桌。
为了旅行,随性而乐观的李小姐把生活过得无拘无束,工作永远在为生活让步。
李小姐前不久刚过了30岁生日,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师。从小她就喜欢历史,大学其间开始旅行。李小姐还记得当年第一站去了西安,住在当地的青年旅社交了一些朋友,三五结伴的去看了兵马俑。自那时起她就一直在去旅行的路上,工作更像是驿站。
“父母非常支持我,哪怕有时候我的选择被看来很任性。”刚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因为没有年假,这可把李小姐憋坏了,整整一年就趁“十一”放假去了一趟甘肃,并且那次旅行并不令人满意。据她描述长假的景点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与她想放空身心的本质相违背,更别提感受当地生活的“慢”节奏。
因此,翌年一有年假李小姐就搭上两个周末,用了9天时间在旱季畅游了一番柬埔寨。回来后,李小姐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工作有得是时间,但旅行要趁年轻。
完成手上的设计项目后,她就辞职去西藏了,这次的西藏行她花了近一个月。从丽江出发走滇藏线进藏,沿途苍山洱海、丽江古城、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梅里雪山都令她心驰神往,颠簸入藏后从山南、拉萨、林芝到日喀则她没有放过任何一处圣景,这次的长途旅行几乎花光了她工作后的所有积蓄。
西藏行归来,李小姐工作了一年又辞职去了尼泊尔,然后再找工作,再辞职旅行,又再找工作。短途的旅行她会选择请年假,而长途的旅行她就干脆辞职,在她的价值观里工作就是为了旅行筹集资金,最好的年华应该走在路上。
为了旅行频繁辞职,工作就这么好找吗?李小姐的回答极其爽快:“当然不是,有一次我整整在家赋闲了近4个月,事情总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容易。”所以她也曾担心过,假如旅行回来大半年找不到工作,自己的积蓄又用完了该怎么办?
李小姐目前的这份工作月薪在1.5万元左右,个人有25万元的存款。平时开销有限,主要添置旅行装备比较“烧”钱。每次的长途旅行花费都在上万元,再加上回来后并不一定立即能找到工作。这些都需要消耗她往日的积蓄,然而她又无意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所以李小姐希望通过积极的理财来实现财富升值,保障生活兼顾自己的旅行需求。
此外,过了三十而立的李小姐想拥有更多的个人空间,打算“离巢”在外租房生活。她粗略计算过每个月可能会增加3000元左右的支出,如果有工作这笔开销对她来说压力并不大,可是一旦辞职就可能加重她的生活负担。因而,她一直在寻求合理安排好自己生活和旅行的平衡点。
“最好的年华在路上。”
间隔年,Gap Year,这几年是一个很流行的词汇。而在中国,像李小姐这样工作几年后,以游学或是旅行的方式“间隔”,也有一个词汇叫做“迟到的间隔年”。
但是,间隔年所引致的频繁“辞职-旅行-重新工作-辞职-旅行-重新工作”的“超级循环圈”,对于李小姐这样的人士,还是有不少经济压力的。虽然他们已经凭借多年的工作积累,小有积蓄,但是间断性地找工作还是蛮折磨人的。就像李小姐所遭遇的那样,有时候因为工作没着落,会产生几个月的“空窗期”。
到底该怎么办?如何平衡旅行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不至于受到经济上的困扰?
也许,李小姐该对自身的理财、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全面的检阅和调整。
李小姐目前有活期资金5万元,定期存款20万元,无其它金融资产。无论从收益率角度看,还是从她个人的需求来看,这样的配置显然是不合理的。
建议李小姐先准备一份紧急备用金。在家庭紧急备用金的设置上,一般家庭采用3~6倍于家庭月支出就够了。但是李小姐的支出每月并不太固定,而且她的工作空窗期比一般工薪阶层更长,为此建议她准备5万元作为个人备用金,以T+0式货币基金的形式持有,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
余下20万元资产,建议李小姐分成稳健和激进两个部分。10万元用于购买分级激进稳健份额,享受较为稳定的收益。另10万元用于购买股票型基金,因为她单身年纪又轻积蓄又不多,因此是适宜到股票市场博取较激进收益的,但她经常在旅行途中显然不太适合自己操作股票,为此建议她选择投资一两只较好的股票型基金为宜,让基金经理为自己打工。
至于李小姐有些想搬出父母家独立居住,我们并不是赞成。主要是她一年中常会在外旅行,若是长租合同中间房子却空置就很不划算。而且一个月增加3000元的支出也该谨慎些。另外本来李小姐就常外出,父母肯定还是希望能多和李小姐待在一起的,感情因素也该考虑。
另一方面,受限于间隔年的特征,李小姐无法连续工作。其实这也是很多人放弃“间隔年”梦想的主要原因,因为如此一来势必会打破个人职业生涯的连续性,大多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
但是,“间隔年”对李小姐而言,在工作和经济上的影响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她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工作经验较多目前薪水水平也不错,而常年的旅行阅历,也定会给她的审美带来提升。李小姐不妨想一想,是否能在旅行途中,多一份心思,比如多拍摄一些有特色的照片(平面设计师在这方面应该是有优势的),多做一些途中的文字记录,包括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多进行一些传播,也许就有机会成为兼职撰稿人,甚至获得出版商的青睐。如今,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多,只要多用点心思,李小姐也许就能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自己打开另一片天地,包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旅行既然已经成为李小姐生活的必备品,那么她必须将旅行保险常备身边,每年可以选择投保一份境外旅行保险,次年别忘续保,保障旅途安全。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李小姐要参加潜水、热气球、攀岩、登山等高风险项目,必须常看自己的保险中是否含有这些项目的保障。而如果是前往埃及、以色列等常有武装冲突发生的国家或地区,则出发前必须常看自己的保单范围是否覆盖这些地区,以免无法享受保障。
慧择提示:对于想要旅行又不得不的工作的人群来说,在工作期间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理财计划是必要的。只有自己的财产得到了明确的规划才能够毫无顾虑的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