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纳入医保 北京准备实行
【摘要】医保一直在进行改革,现在已经进行了很多个方面制度和规定的改革。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很有可能将药店也加入医保的范围内。
北京不少大型公立医院因患者过多而显得十分拥挤,致使患者大呼看病难。对此,市人大代表、同仁堂集团总经理梅群昨日也开出了一剂“药方”——将药店纳入医保范畴。他透露:“目前,包括卫生、社保在内的相关部门已启动将药品零售终端纳入医保的调研工作,虽然还无法确定具体实施时间,但希望可在近几年内实现。”
梅群进一步解释,要想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应充分利用北京市医药商业资源,力争让消费者小病不进医院。现在包括同仁堂在内的多家药店均设有坐堂医生,而且也有看病诊断相关资质,且还成立了小型诊所、医馆等,但因为无法享受医保报销,使患者就医数量大大受限。反之,如果能够把药店列入医保报销范围,则可以更大程度减轻大医院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进入公立医院的药品均需通过招标采购,而价格是中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故不少药品因不愿降低身价放弃医院这一销售渠道。此前也有消费者反映,很多同仁堂经典药品在医院难以买到。如果未来将药店纳入医保,也可为消费者在求医问药中提供更多选择。
不过,梅群也坦言,如果药店进入医保,很可能在初期出现骗保等问题。所以,这一政策实施的前提是必须慎重选择,只能让有资质、口碑良好的药店进入。
“京18条”社会办医细则或年内出台
商报讯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北京今年有望出台细则。”市政协委员、参与鼓励北京社会资本办医政策调研的美中宜和医疗集团总裁胡澜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细则应尽快出台,打破这层“玻璃门”。
被称为“京18条”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于去年发布,胡澜告诉记者,尽管发布了新政,但对于美中宜和来说,还未体会到相关优待政策。由于没有实施细则,水、电依然像过去一样沿用商业价格;用地和税收方面,对民营医院也没有明显的优惠政策。
胡澜坦言,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问题,在人事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大规模推广多点执业仍然不现实,众多优秀医生宁可在公立医院的编制内工作,也不愿到民营医院享受高收入的工作环境。虽然北京社会办医政策走在了全国最前面,但与现实需求还有一些差距,未来应尽快打破“玻璃门”,让民营医院真正参与首都医药卫生事业。据胡澜透露,“京18条”相关细则有望今年出台。
慧择提示:目前的条件可能还不允许很快的将这项制度实行,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发展所必然带来的,但是只要坚持不断完善,群众一定会从这项政策中获得保障和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慧择保险网无关。慧择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