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的发展和经济水平是成正比例的增长关系的,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保险市场发展尚不充分,尤其是一些发达地区,保险的发展速度远远地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根短板。
7月22日,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了2013年中国最富有(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个县级市排行榜,浙江和江苏各占五个名额,浙江义乌(40078元)、诸暨(35697元)以及江苏昆山(35190元)位居前三。
面对榜单,人们不禁关注:富裕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情况怎样呢,在全国保险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就浙江而言,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比较富裕的省份。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0元)与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2元)均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三(各省、自治区第一),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65%和83.81%。
那么,浙江保险业发展水平又怎么样呢?应该说,浙江保险业发展水平与老百姓富裕程度是基本一致的。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保险密度为1802.3元,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三,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43.8元)57.57%。同样,全国最富有的浙江的一些县级市,保险密度、深度也比较高。比如,据义乌市保险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2年,义乌保险密度和深度分别为2505.51元和3.85%。
但是,2012年,浙江保险深度仅为2.85%,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8%)0.13个百分点,明显与浙江经济发展不太匹配。而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了。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世界保险密度平均为393.3美元,保险深度平均为7.83%,发达国家(地区)保险深度更是达12%-14%,保险密度达3000-4000美元;亚洲保险密度平均为162.6美元,保险深度平均为7.60%。很明显,就保险深度而言,浙江2012年的水平还不到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4。
应该说,这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浙江保险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是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既有人口和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也有保险起步晚等客观原因。但主要的还是保险普及教育不够,民众保险意识还不强;保险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不够,政策支持还不能适应各方面的保险需要;保险经营(包括保险产品、服务等)还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阶段,等等。
就中国大陆而言,浙江、江苏等省份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和好的地区,也是保险业发展比较快和好的地区。所以,这些地区保险业应当带头又好又快发展,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今后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要普及保险知识,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保险意识是有关保险知识、习惯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保险消费者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通过有效的知识传递,将潜在的保险资源逐渐转化为有效的保险需求。近年来,浙江保险业立足机制创新,着眼系统建设,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制定宣传规划、统筹宣传资金、融入公益元素等方式,放大“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品牌效应,努力让民众了解保险、熟悉保险、运用保险。
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保险业的发展根植于地方,离不开地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和地方加强合作。保险业需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积极服务浙江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三农”的保险需求,实现在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新突破。近年来,浙江保险业进行了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房保险从试点到扩面,惠及千万农户;推动全省“保险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试验区建设,积极参与温州金改、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试点小额保证保险,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要改进服务水平,用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服务改进与创新是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保险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保险业要强化服务意识、了解服务需求、创新服务举措,把让保险消费者满意作为改进和创新保险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浙江保险业通过发布行业车险理赔和寿险服务社会承诺,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建立各地车辆交通事故处理及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简化理赔手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推进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反保险欺诈、延长高龄客户等特殊人群保单犹豫期,并对他们试点进行行业回访,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慧择提示:我国保险业在发展自身业绩的提示,要 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让更多的人去信任保险,依赖保险。同时保险公司要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适应保险市场的新需求,让保险的发展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
7月22日,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了2013年中国最富有(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个县级市排行榜,浙江和江苏各占五个名额,浙江义乌(40078元)、诸暨(35697元)以及江苏昆山(35190元)位居前三。
面对榜单,人们不禁关注:富裕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情况怎样呢,在全国保险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就浙江而言,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比较富裕的省份。据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50元)与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2元)均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三(各省、自治区第一),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65%和83.81%。
那么,浙江保险业发展水平又怎么样呢?应该说,浙江保险业发展水平与老百姓富裕程度是基本一致的。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保险密度为1802.3元,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三,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43.8元)57.57%。同样,全国最富有的浙江的一些县级市,保险密度、深度也比较高。比如,据义乌市保险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2年,义乌保险密度和深度分别为2505.51元和3.85%。
但是,2012年,浙江保险深度仅为2.85%,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8%)0.13个百分点,明显与浙江经济发展不太匹配。而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了。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世界保险密度平均为393.3美元,保险深度平均为7.83%,发达国家(地区)保险深度更是达12%-14%,保险密度达3000-4000美元;亚洲保险密度平均为162.6美元,保险深度平均为7.60%。很明显,就保险深度而言,浙江2012年的水平还不到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4。
应该说,这些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浙江保险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是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既有人口和经济发展、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也有保险起步晚等客观原因。但主要的还是保险普及教育不够,民众保险意识还不强;保险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不够,政策支持还不能适应各方面的保险需要;保险经营(包括保险产品、服务等)还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阶段,等等。
就中国大陆而言,浙江、江苏等省份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和好的地区,也是保险业发展比较快和好的地区。所以,这些地区保险业应当带头又好又快发展,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今后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要普及保险知识,提高民众的保险意识。保险意识是有关保险知识、习惯和心理活动的总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保险消费者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通过有效的知识传递,将潜在的保险资源逐渐转化为有效的保险需求。近年来,浙江保险业立足机制创新,着眼系统建设,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制定宣传规划、统筹宣传资金、融入公益元素等方式,放大“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品牌效应,努力让民众了解保险、熟悉保险、运用保险。
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保险业的发展根植于地方,离不开地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和地方加强合作。保险业需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积极服务浙江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三农”的保险需求,实现在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新突破。近年来,浙江保险业进行了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房保险从试点到扩面,惠及千万农户;推动全省“保险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试验区建设,积极参与温州金改、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试点小额保证保险,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要改进服务水平,用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服务改进与创新是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保险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保证。保险业要强化服务意识、了解服务需求、创新服务举措,把让保险消费者满意作为改进和创新保险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浙江保险业通过发布行业车险理赔和寿险服务社会承诺,与公安等部门联合建立各地车辆交通事故处理及保险理赔服务中心,简化理赔手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推进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反保险欺诈、延长高龄客户等特殊人群保单犹豫期,并对他们试点进行行业回访,切实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慧择提示:我国保险业在发展自身业绩的提示,要 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让更多的人去信任保险,依赖保险。同时保险公司要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适应保险市场的新需求,让保险的发展跟上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