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收益率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在境内共发行个人银行理财产品7666款,这个数字足够吸引眼球。然而,在不久前一次论坛上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说,国内理财产品只占银行业务资产的5%。而早在2008年,美国理财产品就超过金融业的70%,“我国理财产品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今春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全线下调,再想找到年化利率5%左右的产品已经很难了。相关的统计也表明,除了农村信用社推出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微幅上涨0.09%外,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低于2012年全年平均水平。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外资银行,下降了0.84%。
产品期限呈拉长趋势
从投资期限来看,1个月以下、1—3个月、3—6个月短期限的产品,较去年同类期限产品的市场占比纷纷下挫。而6个月—1年、1年以上期限的产品市场占比则比去年分别增加了1.20和0.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有拉长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未来6个月及更长时间的资金充裕程度持乐观预期;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层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对各大商业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进行现场检查,在4月底前不能整改达标的银行,银监会将对其进行处罚,甚至存在停止从事理财业务资格的可能性。“资金池”对应的“资产池”里往往存在大量融资类投资项目,由于这类项目的投资期限通常在 1年以上,新发的理财产品为了适应监管要求,会拉长投资期限,以渐渐匹配所对应的资产期限。
在售产品多 需“对号入座”
“选理财产品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好坏之分,只有匹配不匹配之说。”白堤路某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师说,目前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控制较严格,收益相对低;第二类是商业银行代销或代为推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如基金管理公司发行的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发行的分红险等;第三类是商业银行代销的、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如股权投资基金等,这类产品发行不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质量完全取决于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收益高,风险大。眼下一些出问题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属于第三类。
这位理财师还说,一款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一旦出了问题引发了纠纷,原因往往是双方面的:可能有销售者的误导,也不排除购买者的误购。比如,不久前,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支行的“理财欺诈案”中,理财产品投资起点是50万元,年化收益14.50%。如此高的收益,即便是不太了解金融的人,都可以从常识判断该产品有很高风险。
慧择提示:可以看出,如今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较低,且投资期限呈现拉长趋势,面对众多的理财产品,消费者需要仔细判断,以免陷入高收益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