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关《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条例》(下称《条例》)是否应该“全民医保”的话题,近日,再次引来了广大民众的热议。
去年年底,正在广州越秀区红胜街边修鞋的王建国,被卷入到一场他毫不知情的争论当中,而在随后举行的网络立法听证会上,这场争论7日之内便获得了上千万次的点击量。
相比于去年11月28日~12月4日,广州市人大在大洋网举行网络听证会,《条例》关于全民医保的表述,在今年2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后,《条例》二审稿已无“全民医保”或“强制医保”的字样。
广州市人大法工委相关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广州医保条例二审稿之所以去掉了“全民医保”之类的表述,是因为广州市人大法工委就此条例与全国人大法工委进行座谈时,全国人大法工委提出,如果广州地方立法强制除职工外的其他人员参保,将存在与上位法不一致的问题。
上述负责人另对表示,对条例作出修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民意。“当时我们在网上开立法听证会,很多人提出强制医保可操作性不强,有的人没钱,怎么可能要求他参保。”
也是顺着网络听证会的线索,对当时争议较大,被称为“夹心层”的低收入人群进行了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劳动和社会保障系教授张开云对表示,不同于有政府财政补贴的绝对贫困群体,对于亚贫困或相对贫困的群体,往往更容易被忽略。
这是一场短短7天,点击量便超过千万的网络听证会,而起因,则是包括延长最低缴费年限、异地养老保险转接、全民医保等《条例》内容的修改。“在对《条例》修改之前,相关部门也公开征求过意见,全民参保并没有成为关注点。”广州市政府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对透露。
然而,至网络听证阶段,全民参保开始被热议。
据大洋网资料,从去年11月28日开始,截至12月4日听证会结束,7天累计点击量达1135.39万次。而听证会第一环节第一辩题便是全民参保的辩论——“规定所有居民都应当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是否合理、可行?”被抛出,对应的则是《条例》适用范围覆盖广州市行政区域内全体居民的规定。
第一辩题很快显示出了争议性,从118位广州市民中选取的18位听证陈述人,正反方比例高达10:8,而第二辩题“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和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分别建账、统筹使用、统一核算”的正反比例只有15:3。
反方陈述人广州帘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师马俊将话题引入到低收入群体的现实考量中。他认为,对于一些工资远低于全市平均工资的人群来说,为了保证生活上的其他刚性需求,他们只能选择没有医疗保障的风险下勉强维持生计。
“夹心层”自此而来,《广州日报》亦在听证会结束次日刊发评论称,强制参保要考虑“夹心层”感受。
马俊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实际月收入2000元左右的人有很多,扣除租房子、吃饭和交通费等必要生活开支,剩下的可支配收入低于500元很正常。
在马俊看来,所谓“夹心层”就是月收入在2000元上下,同时又不属于上述人群的中低收入群体。
在芳村一间面积大约有30平方米,看起来简陋不堪的一室一厅里,住满了6个人,房间里凌乱地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品。张伟是这间房子里的租客,2010年大学毕业1年后,张伟到广州一家保险公司做推销,因不是公司编制内人员,他没有社会医疗保障,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尽管张伟工作已满1年,却因未签下一个单子,他的月薪仍为2100元。
张伟给算了一笔他每个月的支出账本——租金300元,饭钱900元,通讯费大约200元,交通费大约300元。也就说,他每月的支出大约1700元,仅有400元的盈余。张伟表示,他几乎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
据《广州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穗府办(2011)34号〕,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是,上年度本市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2011年度191.6元/月·人),同时按上年度本市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0.26%的标准缴纳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而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加社保每月一共是800多元。
如果选择参保,一个月800多元的保费支出,这让张伟有点捉襟见肘。
而张伟的其他5位舍友,情况亦如此。张伟的室友何力表示,尽管他的月薪比张伟还高出了1100元,但就像他在网上发帖所说的一样,这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像张伟这样的人群最易受到影响。来自广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广州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8元,即每月可支配收入为2870元。
而在听证会网上的300多条留言中,多数网友认为,“夹心层”被列入强制参保的对象感到不合理。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广州全民医保动议取消以后,暴露出了70余万夹心层参保艰难的问题,面对这些数目庞大的夹心层投保难的问题,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