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接受投资理念,纷纷将目光从最“原始”的储蓄理财转向更多形形色色的投资理财。在一部分抓住了生财机遇的人有所斩获时,还有相当多的人却走进了投资理财的误区,不仅不能使自己的资产得到预期的增值,相当一部分人还亏了不少,即便有人还算幸运保住了本,但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显然这有点得不偿失。如何走出投资理财误区找回正确方向?最重要的是你要清醒认识自己走进的是什么样的误区——
1、面面俱到型:追求广而全的投资
小陈是南京某外企的白领,工作两年,手中积蓄不多,但很有投资愿望。仅有的6万元人民币积蓄,2万元用来炒股,1万元用来集钱币,1.5万元换成美金做外汇宝,1万元买了开放式基金,5000元买了份分红险,听说银行又要推出个人纸黄金业务“黄金宝”,小陈的心又蠢蠢欲动了,黄金是保值的何乐而不为呢?
小陈的投资理念: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才能分散投资风险。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可是一年下来,小陈的投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股市亏了、美金下跌、钱币没动静,只有开放式基金挣了钱,可惜又买少了。小陈觉得风险不是已经被分散了吗,怎么投资还是失败了,收益还不如存银行?
误区分析:上述小陈这种理财方式,确实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运用中,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市场的动向,使得投资分析不到位,结果可能在哪儿都赚不到钱,甚至会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并不适合资金量小的普通老百姓。实际上有些投资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不同的市场判断,如:案例中小陈投资美金,应当说他预期美元会升值,同时他又想投资黄金宝,但黄金的国际价格与美元走势往往是相反波动的,如果投资人选择这样的理财组合本身就自相矛盾。
理财专家建议: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像小陈这样资金不多的投资者,在初涉投资领域时不应该把资金分散过开,如果对炒外汇感兴趣,小陈可以花100美元介入,把技巧掌握了再做进一步的投资。还有用于炒股的钱,只有把优势的兵力相对集中,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收益。
2、守株待兔型:大势研判不准
张小姐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她希望投资股票市场,但苦于没有时间,于是她接受了理财专家的建议:购买开放式基金。去年,她几乎购买了银行发行的所有开放式基金(债券型、股票型、指数型),每只基金购买5000元,累计购买了10个基金共5万元。
张小姐的投资理念:每一个基金都不多买,每一个基金也不错过。结果一年下来,她的平均收益率为10%。10%对于投资者来说,也算是比较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考虑到去年开放式基金的整体成绩,张小姐的投资不算成功。
误区分析:张小姐的失误在于对基金品种不加筛选。在张小姐的投资组合中,不乏取得了35%收益的基金,但她的收益最终被其他四个基金拖了“后腿”。这四个基金包括两个债券基金、两个表现不佳的股票基金,其中一只债券基金的净值至今只有0.95元,两只股票基金收益率都在5%左右。现在,受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央行加息预期的影响,债券市场下跌较多,债券型基金不是理想的投资品种。偏股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较大,相对来说风险和收益都较大;平衡型基金会根据市场形势在股票和债券中做出合理的比例分配,收益和风险都较前者小。
理财专家建议: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人,像张小姐这样不愿承担较高风险,应以平衡型基金为主,适当匹配偏股型基金,基金品种不应该超过4个。此外,为规避单一投资带来的风险,投资开放式基金建议采用定期定额购买基金的投资方式,也就是每个月以固定的金额购买基金,这样不管基金净值如何波动,你都在购入,从而将基金的风险进行了分摊。
3、短线投机型:不注重长期趋势
四十出头的廖先生和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多年积蓄下来,家底已经相当殷实。这两年,廖先生看朋友在股市里一进一出,赚了;期市一天本钱就翻番,心头直痒痒。两口子一琢磨,决定拿出几万元钱跟朋友一起炒。就这样,2002年初至今,股市、汇市甚至期市都留下了廖先生的影子。但情况不像廖先生以前所想的那样,急于想在这些较高风险的投资中获取丰厚回报的廖氏夫妇太注重短线投机,听人风传某只股有异动就投进去,不见动静又快速撤出,一年多股市里收益不理想;2003年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十分红火,两人又转投汇市、期市。一样急于求成的投资心态并没有使廖氏夫妇在汇市、期市有何建树,廖先生很纳闷,为什么这样投资不赚钱?
误区分析:其实国内有不少像廖先生这样的投资者,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以此获取投机差价,今年或这段时期流行什么,就一窝蜂地把资金投入。这种人有投资观念,但这类投机客往往希望“一夕致富”,若时机好也许能大赚一笔,但时机坏时亦不乏血本无归的例子。
理财专家建议: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如,30岁的王先生在银行工作,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最新的金融信息,就可以发挥自己信息灵通的优势,选择激进型的投资方式,从事股票、外汇买卖等。像廖先生和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可以做一些长期的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4、过分保守型:家财求稳不看收益
一直做小生意的陆先生两年前一次偶尔的机会赚了一笔钱,着实开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对钱十分谨慎的陆先生对这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看得特别紧,即便是妻子怂恿他拿那些钱去买定期国债之类的投资,他也舍不得,非要存在银行,准备多年后给现在14岁的女儿上大学用。
陆先生有他的理由:现在夫妻俩做着小生意,除去女儿上学用的钱相对多一些,其他的东西家里都不缺没太大的开销,这样每月省吃俭用还能另外存一点钱给夫妻俩将来养老。他对自己夫妻俩的能力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不大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挣到大钱。而他能预见到将来最大的开支就是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因此,“那笔钱”是绝对不可以有什么差池的!长期以来固有的保守个性决定了陆先生对待这笔大钱的态度就是:放哪里都不如放银行保险。
误区分析:在诸多投资理财方式中,储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稳定的一种。但是,央行连续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已使目前的利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存款实现个人资产增值几乎没有可能;一旦遇到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个人资产还会在无形中“缩水”。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只是存折上一个空洞的数字,它不具备股票的投资功能或者保险的保障功能。
理财专家建议:普通百姓应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念,寻求既稳妥、收益又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理财收益。对基本的投资工具都要稍有了解,“量力而为”。抱着“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做法绝对是不智之举!
1、面面俱到型:追求广而全的投资
小陈是南京某外企的白领,工作两年,手中积蓄不多,但很有投资愿望。仅有的6万元人民币积蓄,2万元用来炒股,1万元用来集钱币,1.5万元换成美金做外汇宝,1万元买了开放式基金,5000元买了份分红险,听说银行又要推出个人纸黄金业务“黄金宝”,小陈的心又蠢蠢欲动了,黄金是保值的何乐而不为呢?
小陈的投资理念: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才能分散投资风险。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可是一年下来,小陈的投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股市亏了、美金下跌、钱币没动静,只有开放式基金挣了钱,可惜又买少了。小陈觉得风险不是已经被分散了吗,怎么投资还是失败了,收益还不如存银行?
误区分析:上述小陈这种理财方式,确实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际运用中,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个市场的动向,使得投资分析不到位,结果可能在哪儿都赚不到钱,甚至会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追求广而全的投资理财组合,并不适合资金量小的普通老百姓。实际上有些投资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不同的市场判断,如:案例中小陈投资美金,应当说他预期美元会升值,同时他又想投资黄金宝,但黄金的国际价格与美元走势往往是相反波动的,如果投资人选择这样的理财组合本身就自相矛盾。
理财专家建议: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像小陈这样资金不多的投资者,在初涉投资领域时不应该把资金分散过开,如果对炒外汇感兴趣,小陈可以花100美元介入,把技巧掌握了再做进一步的投资。还有用于炒股的钱,只有把优势的兵力相对集中,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最大收益。
2、守株待兔型:大势研判不准
张小姐平时工作非常忙碌,她希望投资股票市场,但苦于没有时间,于是她接受了理财专家的建议:购买开放式基金。去年,她几乎购买了银行发行的所有开放式基金(债券型、股票型、指数型),每只基金购买5000元,累计购买了10个基金共5万元。
张小姐的投资理念:每一个基金都不多买,每一个基金也不错过。结果一年下来,她的平均收益率为10%。10%对于投资者来说,也算是比较不错的成绩了。但是考虑到去年开放式基金的整体成绩,张小姐的投资不算成功。
误区分析:张小姐的失误在于对基金品种不加筛选。在张小姐的投资组合中,不乏取得了35%收益的基金,但她的收益最终被其他四个基金拖了“后腿”。这四个基金包括两个债券基金、两个表现不佳的股票基金,其中一只债券基金的净值至今只有0.95元,两只股票基金收益率都在5%左右。现在,受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央行加息预期的影响,债券市场下跌较多,债券型基金不是理想的投资品种。偏股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较大,相对来说风险和收益都较大;平衡型基金会根据市场形势在股票和债券中做出合理的比例分配,收益和风险都较前者小。
理财专家建议: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人,像张小姐这样不愿承担较高风险,应以平衡型基金为主,适当匹配偏股型基金,基金品种不应该超过4个。此外,为规避单一投资带来的风险,投资开放式基金建议采用定期定额购买基金的投资方式,也就是每个月以固定的金额购买基金,这样不管基金净值如何波动,你都在购入,从而将基金的风险进行了分摊。
3、短线投机型:不注重长期趋势
四十出头的廖先生和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多年积蓄下来,家底已经相当殷实。这两年,廖先生看朋友在股市里一进一出,赚了;期市一天本钱就翻番,心头直痒痒。两口子一琢磨,决定拿出几万元钱跟朋友一起炒。就这样,2002年初至今,股市、汇市甚至期市都留下了廖先生的影子。但情况不像廖先生以前所想的那样,急于想在这些较高风险的投资中获取丰厚回报的廖氏夫妇太注重短线投机,听人风传某只股有异动就投进去,不见动静又快速撤出,一年多股市里收益不理想;2003年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十分红火,两人又转投汇市、期市。一样急于求成的投资心态并没有使廖氏夫妇在汇市、期市有何建树,廖先生很纳闷,为什么这样投资不赚钱?
误区分析:其实国内有不少像廖先生这样的投资者,乐于短线频繁操作,以此获取投机差价,今年或这段时期流行什么,就一窝蜂地把资金投入。这种人有投资观念,但这类投机客往往希望“一夕致富”,若时机好也许能大赚一笔,但时机坏时亦不乏血本无归的例子。
理财专家建议: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如,30岁的王先生在银行工作,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最新的金融信息,就可以发挥自己信息灵通的优势,选择激进型的投资方式,从事股票、外汇买卖等。像廖先生和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可以做一些长期的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4、过分保守型:家财求稳不看收益
一直做小生意的陆先生两年前一次偶尔的机会赚了一笔钱,着实开心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对钱十分谨慎的陆先生对这笔数目相当可观的钱看得特别紧,即便是妻子怂恿他拿那些钱去买定期国债之类的投资,他也舍不得,非要存在银行,准备多年后给现在14岁的女儿上大学用。
陆先生有他的理由:现在夫妻俩做着小生意,除去女儿上学用的钱相对多一些,其他的东西家里都不缺没太大的开销,这样每月省吃俭用还能另外存一点钱给夫妻俩将来养老。他对自己夫妻俩的能力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他们不大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挣到大钱。而他能预见到将来最大的开支就是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因此,“那笔钱”是绝对不可以有什么差池的!长期以来固有的保守个性决定了陆先生对待这笔大钱的态度就是:放哪里都不如放银行保险。
误区分析:在诸多投资理财方式中,储蓄是风险最小、收益最稳定的一种。但是,央行连续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已使目前的利率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存款实现个人资产增值几乎没有可能;一旦遇到通货膨胀,存在银行的个人资产还会在无形中“缩水”。存在银行里的钱永远只是存折上一个空洞的数字,它不具备股票的投资功能或者保险的保障功能。
理财专家建议:普通百姓应转变只求稳定不看收益的传统理财观念,寻求既稳妥、收益又高的多样化投资渠道,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家庭的理财收益。对基本的投资工具都要稍有了解,“量力而为”。抱着“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做法绝对是不智之举!